×
中国慈善法研究与立法建议稿

中国慈善法研究与立法建议稿

1星价 ¥25.8 (3.8折)
2星价¥25.2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19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16151945 ; 978-7-5161-5194-5

本书特色

中国慈善基本法立法几经周折,终于列入本届全 国人大一类立法规划。慈善立法面临许多急需厘清的 基本问题,如慈善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慈善的范 围及其与公益的关系、慈善组织准入及其资产性质与 监管、慈善捐赠与募捐的法律规制、政府促进慈善事 业持续发展的角色定位,等等。   2012年法学所社会法研究室“中国慈善事业立法 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资助。本书是课题 组开展文献研究、实证调研、对策建议的*终成果。   薛宁兰、邓丽主编的《中国慈善法研究与立法建议稿 》包括慈善法专题研究、慈善法学者建议稿及释义、 慈善立法基本问题研讨会纪要三部分内容,一定程度 上回应了当前我国慈善立法需解决的若干问题,为立 法机关起草中国慈善法提供了学术化模本。

内容简介

现代慈善事业植根于充满活力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指导理念、组织架构、运作模式、技术支持方面都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与共,既有新的尝试和探索,也有新的问题和危机。慈善事业法应倡导先进的慈善理念,营造有利的慈善环境,同时在组织规范、信息披露、募资活动、责任分配等方面坚持科学的法治理念和严格的底线监管,促成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之,只有紧密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准确把握现代慈善事业的内在特点和制度诉求,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慈善事业在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能量,将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和社会共进的时代潮流,本书正式围绕上述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和论证的。

目录

**章  慈善立法基本问题研究  **节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需求    一  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及特性    二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概览    三  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四  我国慈善立法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我国慈善立法的模式与定位    一  我国慈善立法宜采相对集中模式    二  我国慈善立法的基本定位  第三节  我国慈善立法的调整范围与框架结构    一  慈善立法的调整范围    二  慈善立法的框架结构第二章  慈善组织治理结构研究  **节  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结构的现状和理论基础    一  慈善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二  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三  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结构制度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国外慈善组织的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及其借鉴意义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不同国家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慈善组织法律体系    二  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  优化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    二  完善慈善组织的一般制度    三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四  完善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制度    五  健全慈善外部监督制度第三章  慈善捐赠与募捐制度研究  **节  民生法治社会中慈善捐赠与募捐规制概述    一  社会法的取向:私法-公法-社会法    二  科技社会的取向:个人-组织-全民    三  形式结构特点:捐赠-募捐不分节混同规制  第二节  慈善捐赠制度及其规制    一  慈善捐赠概念的含义    二  慈善捐赠法律关系的初步分析    三  慈善捐赠在实践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分析  第三节  慈善募捐制度及其规制    一  慈善募捐的含义    二  募捐的资格与活动    三  募捐的方式    四  募捐的公告披露第四章  慈善志愿服务实践与立法  **节  我国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一  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况    二  我国志愿服务领域的*新探索  第二节  志愿服务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一  志愿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二  志愿服务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第三节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探讨    一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目标与立法借鉴    二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模式    三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规划第五章  慈善事业促进的法律保障  **节  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    一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二  慈善活动的经济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三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足    四  慈善组织内外部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不健全    五  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权界不清    六  传统思想文化存在负影响的一面    七  慈善立法不足  第二节  国家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义务    一  国家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义务的法理基础    二  国家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义务之结构    三  国家依法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点  第三节  慈善文化发展的法律保障  第四节  慈善服务能力建设的法律保障    一  慈善超市服务能力的法律保障    二  慈善监督体系建设的法律保障    三  建立慈善人力资源开发及保障制度第六章  慈善法学者建议稿  [总体说明]    一  关于慈善法的基本定位    二  关于慈善法的框架结构    三  关于慈善法的具体内容  [释义]    **章  总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捐赠与募捐    第四章  慈善志愿服务    第五章  慈善事业促进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附录一  慈善法学者建议稿条文附录二  第六届中国社会法论坛——慈善基本法立法研讨会纪要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薛宁兰,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家庭法、性别法,近年来涉足社会法领域中的养老保险、家庭暴力防治、职场性别歧视、慈善立法等问题研究,已出版《是枷锁还是圣经——中国女性与法纵横谈》(专*)、《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专*)、《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亲属编》(合*)、《妇女受暴口述实录》(主编之一)、《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础性建构研究》(主编之一)等论*。    邓丽,女,湖北襄阳人,法学博士,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慈善事业法、民商法等,出版专*2部,在《比较法研究》《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人民公安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多次发表关于社会公益立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评论文章。201O年起受聘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专家,长期担任《婚姻与家庭》杂志“维权进行时”栏目专家点评工作。代表性论文如“论慈善事业的民间性与法治化”“论无纸化证券的持有与所有”,*作有《证券集中交易法律关系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