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亚洲边地(套装共2册)

包邮写在亚洲边地(套装共2册)

¥103.4 (5.5折) ?
1星价 ¥103.4
2星价¥103.4 定价¥1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3900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39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302390046 ; 978-7-302-39004-6

本书特色

★《写在亚洲边地》收录的作品是李希光教授从过去15年里上过大篷车课自3500多名学生的作业里精心挑选出来的。书很厚重,但回想过去15年一个老师为500多名学生在野外上课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更是沉重。 --陈吉宁,清华大学校长 ★由李希光教授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十多年来组织参与的独特课程“走在路上的创意写作”显示了回答“为什么”是多么重要,并且还用一种有想象力的方式来回答。对一代代清华学子来说,“为什么”旅行已经变得与目的地是“什么”一样重要。 --杨明皓(Miles Young),奥美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 ★李希光老师大篷车课堂上传递的人文精神、独特视角和文字力量,让我在10年后,每年带着清华大学国际新闻硕士生去井冈山、百色、赣州、西柏坡续写这份责任。 --周庆安,清华大学1996级学生,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十多天的行程结束了,很留恋。我知道,我又重新回到了人世,回到了复杂的人世。我想将这两周来的日日夜夜仔细地存放到心中,滤去浮华,留下*纯净、*动人、*真实的东西,供我一生怀念。 --包丽敏,清华大学1996级学生,现任《青年参考》总编辑 ★背着背包行走在路上,泥土、沙尘、阳光和风雨让我们掌握了生活中*重要的技巧,也帮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更胜一筹。 --陆娅楠,清华大学1999级学生,现任《人民日报》记者 ★我从亚洲边地的大篷车课堂学到的是,好的新闻应该是在路上看得越来越深、听得越来越深、读得越来越深、想得越来越深、描述得越来越深刻、批评得越来越到位、怀疑得越来越准确。 --郭晓科,清华大学2000级学生,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内容简介

《写在亚洲边地:改变清华学子一生的大篷车课堂(上下)》收录的作品是李希光教授从过去15年里上过大篷车课自3500多名学生的作业里精心挑选出来的。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的读者,同时也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和边地旅游爱好者的指南。

目录

序言一陈吉宁序言二MilesYoung前言:亚洲边地的课堂李希光上册 走向塞外和漠北的草原丝绸之路**章 荒原列车去漠北(2014年夏蒙古)第二章 远逝的唐努乌梁海(2012年夏图瓦)第三章 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2008年夏俄罗斯)第四章 远征乌苏里江珍宝岛(2005年秋黑龙江)第五章 塞北凤凰城(2005年春北京)第六章 长城脚下得胜堡(2004年秋山西)第七章 科尔沁的诱惑(2003年秋内蒙古)下册 走向西域和藏区的佛教丝绸之路第八章 穿越法显海上求法之路(2013年夏斯里兰卡)第九章 探访玄奘西天取经地(2012年春巴基斯坦)第十章 喜马拉雅无媒体生存(2010年夏尼泊尔)第十一章 沿着古长城走丝绸之路(2009年夏甘肃)第十二章 坐着火车找寻香巴拉(2007年春西藏)第十三章 重走藏区红军雪山草地路(2002年夏四川)第十四章 罗布泊里探楼兰(2000年夏新疆、内蒙古、甘肃)后记:苦行亚洲腹地的“大篷车课堂”李希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跨文化对话教席负责人、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喜马拉雅研究所所长。有关亚洲边地的作品有《梦幻尼雅》《找回中国昨日辉煌》《对话西藏:神话与现实》。因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贡献,获巴基斯坦总统奖。他开设的以大篷车课堂为品牌的“新闻采访写作”获教育部国家精品课。他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学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