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崛起之困-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崛起之困-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1星价 ¥24.4 (7.6折)
2星价¥24.4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6192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16619278 ; 978-7-5166-1927-8

本书特色

在后冷战时期,中国已逐步陷入“在崛起过程中硬实力的显著增长并未带来软实力的同步提升,软实力甚至制约硬实力发展”的困境。本书主要介绍了25年来,从非典、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在中国国家形象遭遇危机或转折时的典型案例,为搭建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认知框架,探求中国国家形象的制约因素,并从公共外交角度破解国家形象难题,使其构不成“中国崛起之困”,提供了重要且有益的政策启示。

内容简介

在后冷战时期,中国已逐步陷入“在崛起过程中硬实力的显著增长并未带来软实力的同步提升,软实力甚至制约硬实力发展”的困境。本书主要介绍了25年来,从非典、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在中国国家形象遭遇危机或转折时的典型案例,为搭建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认知框架,探求中国国家形象的制约因素,并从公共外交角度破解国家形象难题,使其构不成“中国崛起之困”,提供了重要且有益的政策启示。

目录

**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相关文献的综述 第三节相关概念、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创新与不足 **章当代外交的新课题:公共外交 **节冷战后国际主流社会的外交文化 第二节西方主要国家的国家形象问题与公共外交转向 第三节本章小结:国家形象问题是公共外交兴起的直接动因 第二章理论视角下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节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形象 第二节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公共外交 第三节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第三章“非典”与国家形象:中国公共外交在危机中兴起 **节“非典”前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二节“非典”时期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三节“非典”后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第四章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世博会与国家形象:中国公共外交在调整中发展 **节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国公共外交校正国家形象 第二节上海世博会:中国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 第三节“后奥运时代”:中国公共外交正式进入国家议程 第五章制约后冷战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诸因素 **节自变量:发展中的中国公共外交 第二节因变量:多变的国家形象自身系统 第三节中间变量:中国在国际社会复杂化的国家形象 第六章中国国家形象的未来走向与对策 **节国家形象诸要素的优化与对外展示 第二节中国公共外交战略体系的构筑与完善 第三节各渠道国际传播力的增强与影响力的拓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庆超,女,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学科创新团队成员,主要从事公共外交、话语权和中国外交转型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