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冯其庸年谱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552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38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16155271 ; 978-7-5161-5527-1
本书特色
冯其庸先生一生饱经忧患苦难,历尽艰辛坎坷,然而始终求学治学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追求学问,追求真理,终成一代学术大家。他在红学研究、文史研究和戏剧评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在散文、诗词、书画创作上也卓有建树。对于古典园林、紫砂工艺、汉代画像等等,他也都广泛涉猎,造诣颇深。在传统文化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位罕见的全才,有人说只有像冯其庸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雅士,是地地道道的文人。 冯其庸先生多方面的成就对于今天的学术建设和文化积累具有巨大价值,其丰富的治学经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以及为了学问与真理探索不止的献身精神,也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显而易见,总结冯先生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记录其充满人生智慧与卓绝意志的奋斗经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鉴于冯先生年事已高,这项工作目前需要抓紧进行,甚至可以说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记录冯其庸先生生平与治学经历*基础*本真*详细的著作形式莫过于年谱。笔者从七十年代末受教于冯其庸先生,迄今已逾三十年,冯先生的著作绝大多数已经拜读,还多次亲聆冯先生口述个人历史,并且蒙先生信任,阅读了其大部分日记,收集了写作《冯其庸年谱》的大量**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笔者初步拟定了该年谱的“凡例”,大致如下: 一、本谱着重反映冯其庸先生成长为一代学术、艺苑大家的艰苦奋斗过程,故以记录其求学、治学和文学创作、书画创作活动为主,其他方面行迹亦做简略交代。 二、先生治学,除强调将书面文献与出土文物互相印证外,还格外重视地面调查。其一生游历多与学术考察相联系,故本谱于此方面活动记录较详。 三、先生喜收藏,其所收藏多用于学术研究,故本谱亦择要述及其藏事。 四、先生自青年时代起,即每日记日记不辍,然“文革”初期被迫中断,1972年下放“五七干校”时方始恢复。其1966年以前日记在“文革”中悉数被毁,故1972年以前先生之行迹主要依据其文章和其他材料,此后则以日记为准。凡见诸日记者一概不再注明出处。 五、先生一生交游甚广,为有助于读者通过交游了解先生立身行事、人生志趣,故对于与先生交往较密切者,均附以极简略之介绍。介绍材料见于该人物与先生开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一年谱文中。 六、为便于了解先生生活与创作的时代背景,在每一年谱文的前面都简要记有重要时事,包括该年所发生的学术界、艺术界之大事。 七、本谱暂止于2009年,其后先生之行迹,容后续补之。
内容简介
冯其庸先生一生饱经忧患苦难,历尽艰辛坎坷,然而始终求学治学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追求学问,追求真理,终成一代学术大家。他在红学研究、文史研究和戏剧评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在散文、诗词、书画创作上也卓有建树。对于古典园林、紫砂工艺、汉代画像等等,他也都广泛涉猎,造诣颇深。在传统文化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位罕见的全才,有人说只有像冯其庸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雅士,是地地道道的文人。 冯其庸先生多方面的成就对于今天的学术建设和文化积累具有巨大价值,其丰富的治学经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以及为了学问与真理探索不止的献身精神,也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显而易见,总结冯先生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记录其充满人生智慧与卓绝意志的奋斗经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鉴于冯先生年事已高,这项工作目前需要抓紧进行,甚至可以说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记录冯其庸先生生平与治学经历*基础*本真*详细的著作形式莫过于年谱。笔者从七十年代末受教于冯其庸先生,迄今已逾三十年,冯先生的著作绝大多数已经拜读,还多次亲聆冯先生口述个人历史,并且蒙先生信任,阅读了其大部分日记,收集了写作《冯其庸年谱》的大量**手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笔者初步拟定了该年谱的“凡例”,大致如下: 一、本谱着重反映冯其庸先生成长为一代学术、艺苑大家的艰苦奋斗过程,故以记录其求学、治学和文学创作、书画创作活动为主,其他方面行迹亦做简略交代。 二、先生治学,除强调将书面文献与出土文物互相印证外,还格外重视地面调查。其一生游历多与学术考察相联系,故本谱于此方面活动记录较详。 三、先生喜收藏,其所收藏多用于学术研究,故本谱亦择要述及其藏事。 四、先生自青年时代起,即每日记日记不辍,然“文革”初期被迫中断,1972年下放“五七干校”时方始恢复。其1966年以前日记在“文革”中悉数被毁,故1972年以前先生之行迹主要依据其文章和其他材料,此后则以日记为准。凡见诸日记者一概不再注明出处。 五、先生一生交游甚广,为有助于读者通过交游了解先生立身行事、人生志趣,故对于与先生交往较密切者,均附以极简略之介绍。介绍材料见于该人物与先生开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一年谱文中。 六、为便于了解先生生活与创作的时代背景,在每一年谱文的前面都简要记有重要时事,包括该年所发生的学术界、艺术界之大事。 七、本谱暂止于2009年,其后先生之行迹,容后续补之。
目录
作者简介
叶君远,男,1947年生,汉族,北京人。曾插队多年,77年恢复高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79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冯其庸先生研治古代文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被评为人大“十大教学标兵”之一,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先后赴韩国延世大学、台湾逢甲大学讲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分党委书记。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5.4¥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4¥28.0 -
我的前半生-全本
¥52.2¥12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0.5¥29.8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12.5¥36.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0.3¥29.0 -
毛姆自传
¥15.1¥38.0 -
曾国藩传
¥13.8¥29.8 -
邓小平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8.6¥26.0 -
老舍自述-注疏本
¥23.1¥65.0 -
毛姆:一只贴满标签的旅行箱
¥14.5¥45.0 -
三毛传
¥9.0¥38.0 -
生命的烤火者-杨绛传
¥10.6¥32.0 -
拓荒的夏娃
¥17.6¥52.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26.9¥59.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在中国二十五年:上海《密靳氏评论报》主持人鲍惠尔回忆录
¥19.8¥36.0 -
梁晓声自述
¥14.0¥48.0 -
梁启超传
¥14.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