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祖谜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

远祖谜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

1星价 ¥36.0 (7.5折)
2星价¥36.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597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030459749 ; 978-7-03-045974-9

本书特色

玉米洞遗址是关于史前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它 的石器具有***的技术特征,其器型和打制技术 等都与众不同,受到国内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黄万波、魏光飚、易军编*的《远祖谜踪》生动 地讲述了玉米洞发掘的曲折历程,展示了远古人类的 生存环境及珍贵器物、化石等图片,反映了玉米洞独 特的文化内涵,带领我们*加全面和深入地探知人类 文明史。   本书集**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入浅 出,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大众阅读和收藏,也是考古 学、人类学、地学、洞穴学等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 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西部地区**本洞穴遗址发掘记,把洞穴考古工作者与文化遗存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在该地区乃至其他区域从事洞穴遗址发掘、研究提供了有骨有肉的对比资料。玉米洞上篇记述的石制品,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特征,与欧洲、非洲、近东甚至印度次大陆的石器文化相比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即便是与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对照,玉米洞的文化也是独树一帜。将来进一步研究后,必将为论证东亚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依据。上篇的出版,也是玉米洞继续发掘的一个示范样本。

目录

序言i**章  扣人心弦的信息  一、为之震惊!为之前往!  二、走近玉米村  三、扶梯下洞  四、初见成效第二章  寻觅“人脑壳”  一、见证者亲临现场  二、“兵”分两路  三、骨块上的疤痕第三章  试掘玉米洞  一、历史回顾  二、重返玉米洞  三、再现大熊猫  四、一路遐想第四章  骨头上的神秘信息  一、寻找与对比  二、两块叩门骨第五章  洞口之谜  一、闲谈的启迪  二、“地下超级大舞台”第六章  布方问路  一、抚摸脉路的行者  二、薯地的联想  三、朝思暮想之见证  四、喜讯传四方第七章  规范发掘  一、组建发掘队  二、出征  三、进入角色  四、讯问与回答  五、谁砍断了鹿角的主枝第八章  罕见之物  一、大型砍砸器的出土  二、矛尖器的问世第九章  石头之谜  一、巨石的形成  二、河卵石之由来  三、空欢喜一场第十章  法国学者的来访  一、考古学家博依达  二、棒、棒、棒第十一章  再发掘  一、三进玉米洞  二、旗开得胜  三、用火遗迹  四、似手斧  五、子母器  六、喙嘴器  七、石砧  八、三棱石第十二章  石、骨、角、牙制品  一、石制品  二、骨制品  三、角制品  四、牙制品  五、跖骨上的刻槽第十三章  哺乳动物化石  一、豺(cuon sp.)  二、巨貘(megatapirus sp.)  三、双角犀(dicerorhinus sp.)  四、鬣狗(hyaena sp.)  五、剑齿象(stegodon sp.)  六、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七、虎(panthera tigris)  八、马(,euus sp.)  九、野猪(sus scro fa)  十、肢骨(amb bones)  十一、肋骨(rib)第十四章  地层、溶洞与年代  一、t~t探方地层剖面  二、玉米洞及其天窗的形成  三、玉米洞堆积地层年代第十五章  发掘工地一瞥  一、洞口外的采集品  二、卷扬机  三、冲击钻  四、照明  五、修理地层剖面  六、工地缝补  七、来访者  八、筛洗、清洗、运输第十六章  整理标本  一、寻找落脚地  二、前往张关  三、分组作业  四、意外的发现  五、繁忙的石制品小组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万波,1932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195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巫山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重要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重庆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近百篇(部),撰写科普作品近百篇(部)。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竺可桢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裴文中科学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特别奖。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编*的《大熊猫的起源》荣获2012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作品奖、2010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奖,入选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魏光飚,1969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理学博士,研究馆员。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长期致力于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40余篇(部)。现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