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燕南园海棠依旧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75444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8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07544404 ; 978-7-5075-4440-4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不同载体和场合发表的短论、杂感、随笔及讲演稿,分为5个主题:艺术和人生、治学、美感、对前辈学者和北大校园生活的回忆以及推荐书单。作者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现北京大学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氛围,使读者感受这种传统和氛围的灵魂,体味其中高远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神圣性。
内容简介
叶朗教授是继宗白华、朱光潜之后对中国传统美学贡献巨大的美学家。《燕南园海棠依旧》是叶教授筛选整理了在过去30年间于不同载体和场合发表的短论、杂感、随笔及讲稿等文章汇编而成的文集。语言干净通透,内容视角丰富,一字一句皆为浸满作者精神气质的平实话语。读者不但能够感受到北大百年传承的人文传统和精神家园,更能感受到作者独树一帜的治学理念。
前言
“文风也是一个大问题。8年前,我就想编一本《文章选读》,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大学生、研究生。目的是提倡一种简洁、干净、明白、通畅、有思想、有学养、有情趣的文风。
1、文章要力求简洁,要干净利落。我们有些同学的文章有一个毛病就是啰嗦,拖泥带水,一句话来回重复说。有一次一位同学交给我一篇文章,前面三页其实只有一段话,但他写成三页。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简洁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风格。有一年我在香港,一家报纸的副刊约我写几篇专栏文章,每篇限定500字,不能多一行,也不能少一行。开始我觉得这种500字的文章很难写,写了几篇,感到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一般我们的文章*短也有一两千字,因为你要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总得一两千字。现在你要在500字的限度内把一个问题说清楚,就要极其简洁,极其精练,要把多余的枝杈统统砍掉。但又不能砍得光秃秃的,只剩一根树干。也不能干巴巴的,一点味道都没有。文字虽少,包含的意蕴要很丰富,而且不能写得很匆忙,很局促,而应写得从容舒展。这就像篆刻艺术,只有很小一块地方,但是方寸之内,要有海阔天空气象。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也不妨试试写这种500字的文章,它可以推动你提炼思想、提炼文字,帮助你逐渐形成一种简洁的风格。
2、文章要通畅易晓。近20年学术界有少数人喜欢用一种艰深晦涩的句子,写一种谁也读不懂的文章。过去人们说,哲学家是把大家不懂的、深奥的道理用大家都懂的话说出来。现在有的人正相反,他们是把大家都懂的道理用大家都不懂的话说出来。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显出自己有学问,却不知道他们是走入了一个“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误区。“五四”以来人文学科的一些大师,如蔡元培、胡适、闻一多、朱自清、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他们的文章都极其明白通畅,毫无艰深晦涩的影子。明白通畅并不妨碍他们表达深刻的思想。像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的文字,极其准确,极其简洁,同时又明白通畅,真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些大师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治学生涯中会逐渐领悟到,简洁的风格和明白通畅的风格,都是文章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3、要有一种适度感和分寸感。文章中的议论、感想、引经据典,都不要过度。“过犹不及”。发表议论和感想过了度就成了装腔作势,卖弄才学。生动过了度就成了油滑。尖锐过了度就成了刻薄。我们有时看到有的知名作家也难免犯这种毛病,所以更应该引起警惕,要注意掌握分寸,掌握“度”。
4、要注意文章会显示你的人品。我们古人经常强调“文如其人”,强调文品、诗品、书品、画品和人品的统一,如清人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艺概》)因此,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品,看出这个人的趣味、格调、胸襟、气象,看出这个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先生说,当年他**次到校长办公室见到蔡元培先生,就感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我们读蔡先生的文章,同样也会感受到这种气象。这是从蔡先生的精神境界发出来的。
——《谈读书和学位论文的写作》
……
“外面人到北大校园,首先想到要去看的往往是未名湖。但是了解一点北大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大校园里学术积淀*深厚的并不是未名湖,而是燕南园。在这里曾经住过许多学术大师,除了冯友兰之外,还住过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向达、翦伯赞、朱光潜、江泽涵、饶毓泰、冯定、王力、林庚、侯仁之……。正是这些学术大师的存在,构成了北京大学的一种人文环境,一种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环境、精神氛围的灵魂,是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一种人生的神圣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冯友兰先生在九十高龄时对拜访他的学生说过的一段话。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它为什么不灭呢?这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添加进去,才使这笼真火不灭。”冯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呢?”冯先生回答说:“他是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它既生而为蚕,它就只有吐丝,‘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也是欲罢不能。”这“欲罢不能”四个字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的神圣性。这四个字可以用来概括北京大学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
我们看,马寅初、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这些学术大师,他们的一生,哪一个不是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的神圣性呢?
这些大师后来一个一个都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对北大精神的影响,他们对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燕南园海棠依旧》
目录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胸中之竹》等,主要编著有《现代美学体系》《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