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1408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1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313140807 ; 978-7-313-14080-7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蓝皮书(2014)》是对我国2014年新闻与传播学学术界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的学术参考书。本辑依然从新闻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研究、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五个板块对当年的整体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蓝皮书系列。本书分五个部分对2014年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梳理:新闻理论研究、传播学研究、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广播电视研究、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本书研究视野宏观,考察问题详尽,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师生的学习研究用书。
目录
新闻理论研究发生结构性变化——2014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
一、新闻理论建设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三、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与使命研究
四、新闻伦理研究
五、媒介融合新闻研究
六、新闻专业主义
七、新闻制度、法律、法规研究
八、媒体监督研究
九、新闻思想史研究
十、舆论研究
十一、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更为自觉的危机与挑战、反思与重建的意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发生结构性变化——2014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
一、新闻理论建设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三、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与使命研究
四、新闻伦理研究
五、媒介融合新闻研究
六、新闻专业主义
七、新闻制度、法律、法规研究
八、媒体监督研究
九、新闻思想史研究
十、舆论研究
十一、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更为自觉的危机与挑战、反思与重建的意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
一、学术史回顾的视角与进路
二、反思与重建
三、传播史/传播学术史研究
四、跨文化传播研究
五、城市与空间传播研究
六、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
七、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八、新媒介与媒介化/中介化
九、向传播研究大师致敬
十、简要的评析
外延扩大价值多元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研究——2014年中国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
一、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一)报业向何处去
(二)广播电视产业
(三)新媒体产业
(四)出版产业
二、新闻传播体制、规制研究
(一)传媒管理体制
(二)传播法制
(三)网络侵权
三、文化产业研究
(一)文化产业制度研究
(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三)文化产业园研究
四、广告经营管理研究
(一)广告产业
(二)广告法律法规
重整与迈进——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
一、理论篇:研究体系与学科建构
(一)媒介融合与学科反思
(二)媒介形态变迁与概念重塑
(三)研究体系重构
二、制度篇:产业运作与社会规制
(一)广电媒介组织管理运作与产业经营
(二)广电社会功能研究
(三)融合时代下的媒介规制
三、文化篇:文化交流中的视听传播与关系重构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广电媒介使用与民族研究
(三)影像作为一种城市传播方式
四、操作篇:业务更新与模式演进
(一)新广电时代的业务研究
(二)节目研究向深度迈进
五、结语:重整与迈进——广电研究的新时代
(一)广电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二)研究不足与今后讨论的方向
根植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场景当中——2014年度中国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
一、微博、微信、移动传播:新媒体研究中的“新星”
二、移动互联网络研究:国家基础设施、国家治理基本领域
(一)互联网思维和国家治理
(二)网络安全、网络信息保护和隐私权
三、新趋势、新动态:新媒体与社会结构的互动
(一)受众调查研究、受众研究范式
(二)新媒体与社会生活、趣缘群体、粉丝社群
(三)社会生活的新趋势、新动态
四、喜忧参半:新媒体使用对于新闻业的影响
(一)网络新闻从业者、新闻生产、报道范式
(二)融合新闻、媒体融合
五、治理与表达: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网络舆情、网络反腐、地方治理
(二)公共参与、意见表达
(三)网络社会动员、集体行动等
六、中介化、可视性、时空观等:理论视野的拓宽
(一)媒介化、中介化、媒介权力
(二)可视性、现代性、公共性
(三)时空重构及其多元议题
七、结语信息
一、新闻理论建设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三、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与使命研究
四、新闻伦理研究
五、媒介融合新闻研究
六、新闻专业主义
七、新闻制度、法律、法规研究
八、媒体监督研究
九、新闻思想史研究
十、舆论研究
十一、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更为自觉的危机与挑战、反思与重建的意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发生结构性变化——2014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
一、新闻理论建设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三、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与使命研究
四、新闻伦理研究
五、媒介融合新闻研究
六、新闻专业主义
七、新闻制度、法律、法规研究
八、媒体监督研究
九、新闻思想史研究
十、舆论研究
十一、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更为自觉的危机与挑战、反思与重建的意识——201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
一、学术史回顾的视角与进路
二、反思与重建
三、传播史/传播学术史研究
四、跨文化传播研究
五、城市与空间传播研究
六、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
七、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八、新媒介与媒介化/中介化
九、向传播研究大师致敬
十、简要的评析
外延扩大价值多元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研究——2014年中国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
一、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一)报业向何处去
(二)广播电视产业
(三)新媒体产业
(四)出版产业
二、新闻传播体制、规制研究
(一)传媒管理体制
(二)传播法制
(三)网络侵权
三、文化产业研究
(一)文化产业制度研究
(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三)文化产业园研究
四、广告经营管理研究
(一)广告产业
(二)广告法律法规
重整与迈进——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
一、理论篇:研究体系与学科建构
(一)媒介融合与学科反思
(二)媒介形态变迁与概念重塑
(三)研究体系重构
二、制度篇:产业运作与社会规制
(一)广电媒介组织管理运作与产业经营
(二)广电社会功能研究
(三)融合时代下的媒介规制
三、文化篇:文化交流中的视听传播与关系重构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广电媒介使用与民族研究
(三)影像作为一种城市传播方式
四、操作篇:业务更新与模式演进
(一)新广电时代的业务研究
(二)节目研究向深度迈进
五、结语:重整与迈进——广电研究的新时代
(一)广电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二)研究不足与今后讨论的方向
根植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场景当中——2014年度中国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
一、微博、微信、移动传播:新媒体研究中的“新星”
二、移动互联网络研究:国家基础设施、国家治理基本领域
(一)互联网思维和国家治理
(二)网络安全、网络信息保护和隐私权
三、新趋势、新动态:新媒体与社会结构的互动
(一)受众调查研究、受众研究范式
(二)新媒体与社会生活、趣缘群体、粉丝社群
(三)社会生活的新趋势、新动态
四、喜忧参半:新媒体使用对于新闻业的影响
(一)网络新闻从业者、新闻生产、报道范式
(二)融合新闻、媒体融合
五、治理与表达: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网络舆情、网络反腐、地方治理
(二)公共参与、意见表达
(三)网络社会动员、集体行动等
六、中介化、可视性、时空观等:理论视野的拓宽
(一)媒介化、中介化、媒介权力
(二)可视性、现代性、公共性
(三)时空重构及其多元议题
七、结语信息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