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细胞的希望-干细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包邮干细胞的希望-干细胞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1星价 ¥30.8 (7.9折)
2星价¥30.8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4638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44463874 ; 978-7-5444-6387-4

本书特色

道格拉斯•梅尔顿,他的儿子在婴儿时差点因为没有诊断出的ⅰ型糖尿病而死去,尽管干细胞与他当时的研究领域相去甚远,他毅然投身其中,并创立了哈佛干细胞研究所;詹姆斯•汤姆森,他开创性地培养了**株人类胚胎干细胞;乔治•布什,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制定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政策,致使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被迫转到地下;罗伯特•克莱恩,在加州发起了71号提案,展现了民间组织如何避开美国政府的限制来支持研究;山中伸弥,这位谦逊的日本科学家展现了从老鼠皮肤生成这些宝贵细胞的方法,并将这一开创性的技术应用到人类细胞。在《干细胞的希望》这本里程碑式的书中,作者爱丽丝•帕克为我们展现了干细胞的研究进程,介绍了这门学科从起步到曙光初露所经过的包括科学和伦理政治两个方面的历程,以及有关科学家以至非专业的普通民众克服其中的千难万险的努力,甚至他们的生活。

内容简介

我们离治愈疾病有多远?对于像癌症、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病这样的疾病,药物能做的很少,这些药品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却没法治愈。但如果我们能够用病人自己健康的细胞替换掉由疾病造成损伤的组织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正是希望所在。它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战胜疾病的方法,改变我们看待自身以及治疗疾病的方式。作者爱丽丝·帕克全程跟踪干细胞研究约15年,写就《干细胞的希望》这部精心杰作。帕克以其戏剧性的叙事把科学讲活了,同时也把严谨刻板而高深莫测的干细胞科学解释得栩栩如生。她将难懂的科学问题与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激情和逸闻趣事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关于敬畏、希望以及为了拯救生命而斗争的故事。 

目录

序言鸣谢导读(杨利民)第1章两个父亲的故事 第2章从多利羊开始第3章政治挤了进来第4章从鼠到人第5章总统、政策和困境第6章杀回去第7章加州梦第8章卷入克隆之中第9章一位“*高科学家”的沉浮第10章安全港第11章震动来自日本第12章展望未来 尾声术语表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干细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潜力在于改造医学,从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本书叙述饶有兴趣,引人入胜。” ——大卫·凯斯勒,医学博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专员,《纽约时报》畅销书《拒绝暴饮暴食》(the end of overeating)作者   “爱丽丝·帕克是美国*受尊敬的科学作家之一,她对与干细胞研究相关的人物、科学、政策、前景以及风险提供的视角极富魅力。她把科学的发展与具体的人物联系了起来,包括科学家和病人,把他们的群像加入到这一争议不断又飞速发展的领域。” ——史蒂文·尼森(steven nissen),医学博士,克利夫兰诊所心血管医学主席   “爱丽丝·帕克叙述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早年故事,让人清晰地看到相关的科学家如何做出令人激动的新的开创性的发现,也详细描述了鼓励科学家研究的那些病人的生活。帕克的书证明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确实的干细胞的希望,而不只是天花乱坠的宣传。” ——j.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人类基因组测序员,《解码生命》(a life decoded)作者   “《干细胞的希望》从在该领域里从事耕耘的那些人的视角出发讲述的生命科学*近十年的故事。这部优秀作品就是他们的故事。任何关心生命科学或只是想维持并延续生命的人都应该读读。” ——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哈佛大学

作者简介

著者:爱丽丝·帕克(Alice Park)是《时代》(Time)的资深科普作家,全程跟踪干细胞研究约15年,参与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美国频道、福克斯新闻频道等的节目,现居纽约市。 译者:杨利民 教授,退休前任职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除参编专业书籍及发表专业论文外,也参与《英汉辞海》《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工具书的编译、编写工作,担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用英语编写教材并授课。退休后从事英语书籍翻译及专业论文审稿等工作,笔耕不辍。杨学文 1979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