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互联网+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28473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502847302 ; 978-7-5028-4730-2
本书特色
我国是全球地震高发的区域之一,21世纪以来已发生两次8级以上巨震。面对严重的震情形势,用现代新信息和技术手段有效地减轻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地震工作如何与互联网真正紧密结合?如何利用大数据拓展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了无限可能。 2015年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今日头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安全、参与”的大型论坛“互联网+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共同致力于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地震”工作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地震”的战略格局,不断提升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达成*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本书是首部全景展现“互联网+地震”公共服务路线图的行动指南。
内容简介
地震出版社立足于“论坛话题谈话题,今日头条抢头条”的创意,加速度策划推出本书。内容紧紧围绕嘉宾观点,结合公众关心的地震问题,融入我国防震减灾“3+1”工作体系,点明 “互联网+”时代防震减灾工作所应该具有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度解析 “互联网+地震”工作模式。 本书抛砖引玉,希望使更多的防震减灾工作者能够坚持将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的思路,摸索出适合不同领域工作内容并更加有效的“+”机制,实现**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 过两者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地震”工作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地震”的战略格局,不断提升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达成**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本书是首部全景展现“互联网+地震”公共服务路线图的行动指南。
-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17.5¥55.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9.4¥28.0 -
巧工创物〈考工记〉白话图解
¥9.7¥22.8 -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19.5¥50.0 -
舟山群岛植物图志
¥16.9¥59.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4¥22.0 -
递归求解
¥10.0¥28.0 -
博物人生-(第2版)
¥29.1¥78.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19.4¥68.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9.4¥28.0 -
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
¥6.3¥15.0 -
声音简史
¥25.5¥52.0 -
刘薰宇的数学三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全3册
¥35.2¥118.0 -
成语与地理科学
¥10.6¥30.0 -
300种美鱼彩图馆
¥15.3¥39.8 -
星空探奇
¥12.7¥39.0 -
通俗天文学(九品)
¥16.4¥48.0 -
现代科技中的天文学
¥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