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60557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306055798 ; 978-7-306-05579-8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同属亚洲文明、具有共同儒家文化渊源与相似历史传统的三个国家作为案例,分别探讨了这三个国家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国的科技大学带来启示与借鉴。
内容简介
首先,本书比较详尽地对通识教育的缘起、当前世界流行的大学通识教育理论流派,以及各种理念下实践模式的类型与特征,都作了比较充分的理论辨析与阐释,明晰了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其次,书中探讨了周边国家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三所著名科技大学为案例,剖析了这三所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课程领域与内容、修读方式与制度安排、实施策略与管理等基本特征。*后,对我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重构我国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设想。
目录
**节 通识教育缘起与概念内涵辨析
一、对“通识教育”概念的梳理
二、国际及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
一、通识教育理念流派及其哲学基础
二、西方人文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模式演进
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其哲学基础
第三节 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类型与特征
一、科技教育与科学精神是科技院校教育的基本功能
二、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是科技院校的价值取向
三、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全人教育是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解读
——以东京工业大学为例
**节 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以“培养工业实用人才”为特征的通识教育(1868—1911年)
二、以“中西合璧的人才”为特征的通识教育(1912—1944年)
三、以“市民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通识教育(1945—1989年)
四、以“自由自主”为特征的通识教育理念(1990年至今)
第二节 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模式分析
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
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选择
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制度设计
四、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组织实施管理与评价
第三节 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特征
一、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全人培养”
二、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步论”
三、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制度设计——“限制性修读”
四、日本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组织管理——“各学院共同承担+协调”
第三章 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节 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生存经济”下的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1965—1979年)
二、“效率经济”下的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1979—1990年)
三、“知识经济”下的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1990年至今)
第二节 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二、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知识领域与课程内容
三、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
四、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
五、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
第三节 新加坡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特征
一、以“全人教育”为价值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二、基于“核心分布与多元文化论”的课程领域与内容选择
三、以“限定性选修与知识互补”为特征的修读制度安排
四、以“行政协调各学院共同承担式”为特征的通识课程管理模式
第四章 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
——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例
**节 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萌芽阶段(1947—1965年)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阶段(1966—2000年)
三、通识教育的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节 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分析
一、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二、印度理工学院通识课程领域与内容设置
三、印度科技院校通识课程制度安排及其实施
四、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
五、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特征
第五章 日本、新加坡、印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节 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
第二节 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内容选择
第三节 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修读制度安排
第四节 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组织与管理
第五节 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考核与评价
第六章 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
**节 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经验与反思
一、日本、新加坡、印度三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经验
二、当前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重构
一、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定位
二、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与内容安排的思考
三、中国大学科技院校通识教育修读制度设计的审视
四、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实施方式与途径的思考
五、中国科技院校通识教育评估与管理的检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马早明,1966年生,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3年),是美国俄亥俄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2年),曾在美国、波兰、中国港澳台地区高校出访或讲学。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其研究领域是比较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港澳台教育和东南亚教育。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5.4¥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6.4¥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9¥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3.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14.6¥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40.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