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十卷.2

包邮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十卷.2

1星价 ¥24.0 (7.5折)
2星价¥24.0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16158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305161582 ; 978-7-305-16158-2

本书特色

胡星亮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2)》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本书分为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戏剧研究、文学现场、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华文文学、民国文学与大学等几个板块,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极具启发性的探索,兼具资料性与理论前沿性。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2)》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本书分为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戏剧研究、文学现场、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华文文学、民国文学与大学等几个板块,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极具启发性的探索,兼具资料性与理论前沿性。

目录

【现代论坛】
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得与失
“打倒孔家店”话语:研究历史、现状与拓展路径
宗教·文化·情爱
——中西文化惧欲心理探源
“五四”时期的¨独身主义”话语及其困境
【文学史透视】
鲁迅作品在民国中学教材中的位置与功能
周作人致钱玄同信函隐语考论
《穗子物语》与“文革”回溯
【戏剧研究】
1990年代中国情感话剧之批判
“两宋之争”再解读
【文学现场】
在历史叙述与现实书写的罅隙之间
——莫言小说论
张承志的清洁观念
大地·母爱·诗意情怀
——田中禾乡村生态世界中主题意象解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华文文学】
“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华文文学”主持人语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古典美学
诗化聊斋志怪
——梁秉钧《志异十一首》与《聊斋志异》对照记
屈原状写:再现、在地与载我——以温任平为中心
【民国文学与大学】
从“西洋文学系”到“东方语文系”
——梅光迪的创新实验与倡言
北京大学新文学阵营的精神裂变
国立四川大学与新文学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 2》:  此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乃于壶盖之周骈莲瓣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前者,已为余所仅见之一例。而于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翔其双翅,单其一足,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余谓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  当中国文明从神话和半神话中走出时,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理性意识。郭沫若从白鹤亮翅的雄姿中发现了它所透发出来的美的昂奋精神,这是感性层面的发现,属于**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进而推导出精神的社会、文化涵值:“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从感性之现象抽绎出理性之结论。需要指出的是,他进行感性层面的描述有一个别人所未及之处,那就是包含自身对于对象的感受:此壶“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这是他从“此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中感受得来的。郭沫若在阐释美学现象时既透入自身的主体感受,又进行感性的描述。因而,他的美学史研究具有主体经验美学的色彩。  ……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戏剧、中外比较戏剧、中国影视史。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中国现代喜剧论》、《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