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201056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020105601 ; 978-7-02-010560-1
本书特色
耿济之(1899—1947),中国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早年曾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参加“五四”运动,并编辑出版《新社会》《人道》等刊物,探索中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1920年,他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国际歌》*早的中译本《赤色的诗歌——第三国际党的颂歌》,也是由耿济之、郑振铎以诗歌形式首次介绍到中国来的。 他一生译著颇丰,且多为长篇巨著,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与郑振铎合译)、《艺术论》,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死屋手记》《少年》《罪与罚》,高尔基的《俄罗斯浪游散记》《家事》《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还有俄国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雷雨》,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婚事》,屠格涅夫的《村中之月》,托尔斯泰的《黑暗之势力》,安德列耶夫的《人的一生》,都是由他*早译介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8年他的**篇译文《克莱采奏鸣曲》(托尔斯泰著)问世,到他1947年逝世,在长达三十年时间里,他翻译的包括小说、剧本、传记、评论在内的俄国文学作品达一百余部,七八百万字之多,其中长篇译著十几部,可谓卷帙浩繁。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评价耿济之是“我国*早和*著名的一位俄国文学的研究者和介绍者,同时也是一位工作时间*久,产量*多和态度*为严肃的俄国文学翻译家”。 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曾赞誉耿济之是“中国从俄文直接翻译俄国文学的**人。他的翻译的艺术很好;虽非绝对的直译,却与原文非常的贴合,并且能把原文的精神充分地表达出来”。 2006年俄罗斯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在回顾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历史时说:“中国人真正‘阅读俄罗斯’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我们要记住两位*早也是*杰出‘阅读俄罗斯’的中国人——瞿秋白和耿济之。” 耿济之秉性温良,质朴谦和,勤奋博学,文章雄劲。他早年提倡“为人生的艺术”,而他的人生,全部献给了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直至生命的*后一刻,享年四十九岁。耿济之的一生,为中国的翻译事业耗尽心血,也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财富。 一耿济之家世 耿济之的父亲耿梦遽,上海县人,出身于中医儿科世家。全家一共九个孩子,二男七女,耿梦遽排行老九,是全家*小的孩子。耿梦遽没有承袭祖业,资料记载,他曾前往日本留学。
内容简介
耿济之一生译著颇丰,从1921年与瞿秋白合译《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开始,近三十年间,先后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猎人笔记》、高尔基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俄罗斯浪游散记》《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罪与罚》《死屋手记》《少年》等长篇小说十五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雷雨》、果戈理的《巡按使及其他》等剧本十二部,另有发表于报刊、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五十二篇,计七百余万字。
目录
作者简介
耿济之(1898-1947),中国早期俄罗斯文学翻译家,生于上海,名耿匡,字孟邕,笔名济之、狄谟。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馆。1919年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杂志《新社会》《人道》。1920年与郑振铎合译《国际歌》,这是我国*早直接译自俄文的版本。同年底与瞿秋白、郑振铎等创立文学研究会。后长期任驻俄外交官。抗战开始后,蛰居上海,坚持从事俄罗斯文学翻译,1947年病逝于沈阳。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5¥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4¥55.0 -
梁晓声自述
¥16.8¥48.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1¥28.0 -
明朝的皇帝(八品-九品)
¥10.7¥36.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李鸿章传
¥9.0¥26.8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林肯传
¥10.5¥36.0 -
名流沧桑-《名人传记》佳作
¥9.4¥28.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
¥18.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