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8824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03882456 ; 978-7-5038-8245-6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这一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了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苗木干热季蒸腾耗水规律、干旱转干热转湿润季野外光合与水分生理生态特性以及不同时空条件下各植被恢复树种的生理生态响应差异, 系统评价了植被恢复树种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试验数据均来源于著者多年调查、试验、测
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et
**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盆栽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盆栽试验材料
2.2.2 盆栽试验方法
2.3 野外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野外试验材料
2.3.2 野外试验方法
第三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3.1 充分供水条件下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3.1.1 苗木蒸腾耗水量与耗水速率的比较
3.1.2 苗木蒸腾耗水量与耗水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季节效应
3.2 土壤干旱条件下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3.2.1 苗木土壤含水量与干旱处理天数的关系
3.2.2 土壤干旱处理天数对苗木连日蒸腾耗水量的影响
3.2.3 土壤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量及耗水速率的影响
3.2.4 土壤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量及耗水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3.2.5 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苗木蒸腾耗水特征的季节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4.1 试验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季节效应
4.1.1 干季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2 干热季节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3 湿润季节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4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动态季节效应的综合分析
4.2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研究
4.2.1 气孔导度的指示性研究
4.2.2 细胞间C02浓度的变化规律
4.2.3 气孔限制规律研究
4.3 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特性研究
4.3.1 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4.3.2 苗木光合作用对环境湿度的响应
4.4 光合作用的荧光分析
4.4.1 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状况分析
4.4.2 光化学效率分析
4.4.3 热耗散机制探讨
4.4.4 水分胁迫条件下苗木离体叶片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4.5 野外试验树种的光响应曲线和C0:反应曲线
4.5.1 14个野外试验树种的光响应曲线
4.5.2 14个野外试验树种的c0,反应曲线
4.6 小结
4.6.1 光合作用适应特性
4.6.2 光合作用荧光分析
第五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5.1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5.1.1 干热河谷区不同季节典型晴天环境因子变化规律
5.1.2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5.1.3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5.2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2.1 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季节变化规律
5.2.2 光照强度对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
5.3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研究
5.3.1 树干液流测定条件及数学计算公式
5.3.2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日动态变化规律
5.3.3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5.4 小结
5.4.1 叶水势
5.4.2 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
5.4.3 树干液流特征
第六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光合、水分、荧光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6.1 3月干季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2 5月干热季节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3 10月湿润季节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4 不同季节的参数相关性综合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条件下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研究
7.1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1.1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1.2 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2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坡位效应
7.2.1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坡位效应
7.2.2 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坡位效应
7.3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混交模式效应
7.3.1 不同混交方式试验树种光合作用差异分析
73.2 不同混交方式试验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差异分析
7.4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灌溉效应
7.4.1 灌溉对供试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
7.4.2 灌溉对植被恢复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7.5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降水效应
7.5.1 干季降水的光合生理生态效应
7.5.2 干季降水对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6 小结
7.6.1 海拔区域效应
7.6.2 坡位效应
7.6.3 混交模式效应
7.6.4 灌溉效应
7.6.5 降水效应
第八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生长特性研究
8.1 试验树种生长量比较分析
8.2 坡位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3 整地方式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4 不同混交方式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5 小结
第九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9.1 试验树种生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9.2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1.1 苗木蒸腾耗水规律
10.1.2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的适应机制
10.1.3 光合限制
10.2 讨论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符号索引及说明
附录Ⅱ 野外试验树种科属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摘要
Abstraet
**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盆栽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盆栽试验材料
2.2.2 盆栽试验方法
2.3 野外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野外试验材料
2.3.2 野外试验方法
第三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3.1 充分供水条件下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3.1.1 苗木蒸腾耗水量与耗水速率的比较
3.1.2 苗木蒸腾耗水量与耗水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季节效应
3.2 土壤干旱条件下盆栽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3.2.1 苗木土壤含水量与干旱处理天数的关系
3.2.2 土壤干旱处理天数对苗木连日蒸腾耗水量的影响
3.2.3 土壤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量及耗水速率的影响
3.2.4 土壤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量及耗水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3.2.5 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苗木蒸腾耗水特征的季节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4.1 试验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季节效应
4.1.1 干季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2 干热季节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3 湿润季节时试验树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研究
4.1.4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动态季节效应的综合分析
4.2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研究
4.2.1 气孔导度的指示性研究
4.2.2 细胞间C02浓度的变化规律
4.2.3 气孔限制规律研究
4.3 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特性研究
4.3.1 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4.3.2 苗木光合作用对环境湿度的响应
4.4 光合作用的荧光分析
4.4.1 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状况分析
4.4.2 光化学效率分析
4.4.3 热耗散机制探讨
4.4.4 水分胁迫条件下苗木离体叶片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4.5 野外试验树种的光响应曲线和C0:反应曲线
4.5.1 14个野外试验树种的光响应曲线
4.5.2 14个野外试验树种的c0,反应曲线
4.6 小结
4.6.1 光合作用适应特性
4.6.2 光合作用荧光分析
第五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5.1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5.1.1 干热河谷区不同季节典型晴天环境因子变化规律
5.1.2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
5.1.3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叶水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5.2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2.1 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季节变化规律
5.2.2 光照强度对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
5.3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研究
5.3.1 树干液流测定条件及数学计算公式
5.3.2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日动态变化规律
5.3.3 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5.4 小结
5.4.1 叶水势
5.4.2 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
5.4.3 树干液流特征
第六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光合、水分、荧光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6.1 3月干季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2 5月干热季节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3 10月湿润季节里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6.4 不同季节的参数相关性综合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条件下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研究
7.1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1.1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1.2 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海拔区域效应
7.2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坡位效应
7.2.1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坡位效应
7.2.2 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坡位效应
7.3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混交模式效应
7.3.1 不同混交方式试验树种光合作用差异分析
73.2 不同混交方式试验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差异分析
7.4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灌溉效应
7.4.1 灌溉对供试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
7.4.2 灌溉对植被恢复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7.5 野外试验树种适应特性的降水效应
7.5.1 干季降水的光合生理生态效应
7.5.2 干季降水对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6 小结
7.6.1 海拔区域效应
7.6.2 坡位效应
7.6.3 混交模式效应
7.6.4 灌溉效应
7.6.5 降水效应
第八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生长特性研究
8.1 试验树种生长量比较分析
8.2 坡位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3 整地方式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4 不同混交方式对印楝生长的影响
8.5 小结
第九章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9.1 试验树种生理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9.2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1.1 苗木蒸腾耗水规律
10.1.2 主要植被恢复树种的适应机制
10.1.3 光合限制
10.2 讨论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符号索引及说明
附录Ⅱ 野外试验树种科属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清代雍正时期的京畿水利营田
¥13.4¥3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21.5¥58.0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9¥1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23.5¥75.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问答
¥25.0¥32.0 -
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精)
¥171.0¥300.0 -
蜈蚣养殖实用技术
¥14.2¥20.0 -
海葵鱼生物学和繁殖技术
¥20.2¥64.0 -
怎样提高香菇种植效益
¥9.8¥25.0 -
葡萄栽培技术(第2次修订版)
¥7.6¥22.0 -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丛书四季叶菜生产技术160题
¥3.5¥8.5 -
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问答
¥1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