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
读者评分
4.7分

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

1星价 ¥38.2 (3.5折)
2星价¥37.1 定价¥10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tw***(三星用户)

打工仔打工妹,天下打工人一家亲

2024-05-08 06:34:54
0 0
ztw***(三星用户)

差点被标题党耽误的好史料

作者为争立项当了标题党,用广东人称呼未婚女工的“打工妹”来命名长三角女工,一面又说该“打工妹”也包括已婚女工,可谓极不严谨。好在干货量多质高,足资参考。

2021-06-10 12:11:5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673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6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16167304 ; 978-7-5161-6730-4

本书特色

本书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中心,对打工妹群体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打工妹群体的生成机制、自然及社会构成、求职路径、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劳动状况及生存状态、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以及打工妹现象对城乡社会变迁的影响等。 “打工妹”现象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从打工妹的“前世”中,我们或对她们的“今生”不无些许感悟。 本书首次对打工妹群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拓宽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领域,对促进近代社会史和女性史研究向纵深和宽广发展多有裨益。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中心,对打工妹群体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打工妹群体的生成机制、自然及社会构成、求职路径、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劳动状况及生存状态、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以及打工妹现象对城乡社会变迁的影响等。 “打工妹”现象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从打工妹的“前世”中,我们或对她们的“今生”不无些许感悟。 本书首次对打工妹群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拓宽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领域,对促进近代社会史和女性史研究向纵深和宽广发展多有裨益。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录

绪 论 **章 打工妹群体的生成及演进 **节 工业化的兴衰起伏与打工妹的聚散离合 第二节 被城市近代化凝聚的群体 第三节 二元世界的农村“酵素” 第二章 打工妹群体的构成 **节 阴盛阳衰:长三角特色的统计“学”表达 第二节 打工妹群体的籍贯构成 第三节 打工妹群体的年龄构成 第三章 求职与职求之路径 **节 社会关系网络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招工:职求的几种模式 第三节 从荐头店到职业介绍所 第四章 职业与分层 **节 职业的大分散与大集中 第二节 三大职场及其他 第三节 缫丝职场的无锡视点 第四节 职业分层透视 第五章 打工妹的职业流动 **节职业升迁 第二节跳厂现象 第三节 失业与再就业 第四节 职业流动与社会流动 第六章 “做厂”的苦涩 **节 劳动条件一一“百怪之堂,百魔之窝” 第二节 劳动时间一一“鸡叫做到鬼叫” 第三节 劳动强度一一“拿性命来换饭吃” 第四节 症结所在一一“成本与效益” 第七章 打工妹的“制度适应” **节 规则与秩序 第二节 被强制的适应过程 第三节 体罚及搜身 第四节 抗拒与无奈 第八章 劳动保护问题 **节 劳动灾害层出不穷 第二节 生命的代价一一正泰橡胶厂爆炸案个案分析 第三节 职业病触目惊心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劳保法规的尴尬 第九章 打工妹的工资收入 **节 工资制度及性别歧视 第二节 工资的名与实 第三节 缫丝女工工资的案例解剖 第四节 工资跟不上物价的上涨 第十章 打工妹的福利待遇 **节 福利:幸福的另一种表达 第二节 福利诸实相 第三节 福利之殇一一样经织绸厂火灾引发的思考 第四节 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一个福利改革的典型个案 第十一章 政治生活:劳资冲突中的打工妹 **节 对立与冲突 第二节 定量与定性 第三节 缫丝业劳资冲突的个案研究 第四节 劳资冲突中的政治博弈 第十二章 日常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变奏 **节 量人为出:日常生活的经济学 第二节 打工妹的物质生活 第三节 打工妹的精神生活 第四节 精神食粮:需要与供给 第十三章 打工妹现象的社会效应 **节 社会性别角色的转换与妇女解放 第二节 改变自我与打工妹的市民化 第三节 打工妹与城乡社会变迁 第四节 负面效应的多元复杂 结语 前世与今生 主要参考文献 表格索引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池子华,男,1961年8月生,安徽涡阳县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苏州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历史研究所所长、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专著有:《中国近代流民》、《张乐行评传》、《中国流民史:近代卷》、《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与发展研究》等4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红十字书系”、“红十字文化丛书”、“近代国家与社会”、“东吴史学文丛”等丛书。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