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07002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1
- 出版时间:2004-03-01
- 条形码:9787301070024 ; 978-7-301-07002-4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史”的现代书写传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经历一个世纪。但有关“文学史”这种书写活动的本质和意义,或者对相关成果的检讨,却还是晚近时期才比较成熟。
内容简介
本书的进路与上述的研究有同有异。分别的地方是,本书主要以个别的“文学史”书写文本为对象。简言之,也就是朱星元所提的“写法”和“读法”的进路。本书各章略依时序讨论:由晚清京师大学堂《章程》与现代“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以至与“文学史”草创期书写的关系开始,到“五四”前后胡适以“白话文学运动”建构影响深远的文学史观,再到40年代林庚以“诗心”唤起“惊异”的《中国文学史》,转到由中原南迁的柳存仁和司马长风在50年代及70年代香港进行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史书写,*后以两种“进行中”的书写活动为对象,看“中国文学史”要添加“香港文学”部分时,或者“香港文学”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所要应付的各种书写问题。
目录
**章 文学立科
第二章 “错体”文学史
第三章 “革命”行动与“历史”书写
第四章 “文化匮乏”与“诗性书写”
第五章 叙述、意识形态与文学史书写
第六章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
第七章 “香港”如何“中国”
第八章 书写浮城
附编一 文学史的探索
附编二 文学·结构·接受史
附编三 文学结构与文学演化过程
第二章 “错体”文学史
第三章 “革命”行动与“历史”书写
第四章 “文化匮乏”与“诗性书写”
第五章 叙述、意识形态与文学史书写
第六章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
第七章 “香港”如何“中国”
第八章 书写浮城
附编一 文学史的探索
附编二 文学·结构·接受史
附编三 文学结构与文学演化过程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随园食单
¥9.1¥30.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