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恐惧.你好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20857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212085759 ; 978-7-212-08575-9
本书特色
与恐惧情绪相处的一二三之道,反映在你手上的这本小书中。对恐惧说声“你好”,是为了更好的告别。唯有说出“再见”,才是真正的放下。
内容简介
一旦遇到自己恐惧的情境,总觉得坏的事情就要发生,死亡好像随时都会来临。我们盯着那些令自己害怕的事物,内心快速地盘算着是打(fight)还是逃(flight),或者是直接僵掉(freeze)。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态度来对待恐惧。事实上,当感受到恐惧的时候,恰恰是需要关怀的时候。那个受惊吓的我,需要他人的照顾;更多时候,则是那个受惊吓的部分,需要作为整体的自己去照料它。对恐惧说声“你好”,是为了更好的告别,而这样的告别,是挥手再见。
目录
Part 1 认识恐惧
一、恐惧是怎样形成的
“悬崖”边的婴儿
心理学家、锤子和孩子
先害怕还是先逃跑
二、恐惧与恐惧症
恐惧:人之常情
是恐惧还是爱情
恐惧症:一种怪病
三、千奇百怪恐惧症
从A到Z的恐惧症大全
无处可逃:场所恐惧症
又羞又怕:社交恐惧症
各种害怕:特定恐惧症
Part 2 谁在恐惧
一、世界名人与恐惧症
怕被活埋的华盛顿
极度怕猫的拿破仑
害怕鸡蛋的希区柯克
恐惧至极的伍迪·艾伦
弗洛伊德到底怕什么
怕细菌的霍华德·休斯
贝克汉姆的混乱恐惧症
娜塔丽·伍德的恐水症
什么都怕的比利·鲍勃·松顿
怕嚼口香糖的奥普拉·温弗瑞
二、恐惧症治疗经典案例
小男孩从恐狗到爱狗
与恐高症的殊死搏斗
神奇克服驾车恐惧症
终于不再恐惧羽毛了
怕老鼠的人纹上鼠刺青
一个男人的广场恐惧症
她克服了演讲恐惧症
再也不怕坐过山车了
三、死亡与虚无:恐惧的根源
《2012》:人类的死亡恐惧
《黑天鹅》:人类的虚无恐惧
Part 3 告别恐惧
一、恐惧症需要吃药吗
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药物治疗VS心理疗法
二、心病还须心药医
恐马不是怕马:精神分析
恐惧,“脱”掉它:行为疗法
你想太多了:认知疗法
三、未来的发展:其他疗法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
虚拟现实疗法
删除恐惧记忆
四、回归敬畏,告别恐惧
逃避不如直面
恐惧不如敬畏
节选
恐惧不如敬畏 生命本能战胜死亡本能,这自然是好事,但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本是一对儿,生命本能过强,代表的便是我们死亡恐惧太深。我们因太怕死而拼命地活,可能会让我们死得更快。正如一句英文谚语说的,“Too fast to live,too young to die”(活得太快,死得太早)。 恐惧的形成也是如此。现代的科技高速发展,可能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即什么都是可以控制的,什么都在人类的控制之下。这致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所畏惧。然而,我们越无所畏惧就越会越感到恐惧。我们以为自己战无不胜了,可是一次大地震或海啸就可以完全摧毁我们的自信,我们由此感到深深的恐惧——原来我们在自然面前始终是这么渺小,这么不堪一击。我们对这个世界丧失了敬畏,导致我们对之充满了恐惧。 为何说我们对这个世界丧失了敬畏?首先得问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没有敬畏。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也不知道将去向何方。生命是神秘的,生命是被赐予的,但是我们全然没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情怀。因此,生命过程中的生老病死都会引起我们莫大的恐慌,四处求医问诊却仍不安心。对于死亡,我们更是不能接受,好像是死神来抢走属于我们的东西一样,殊不知,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如今,每个人都把生命*后的时间交给了医学抢救,仿佛死亡也是一种需要救治的病。 据《庄子·大宗师》载,子舆“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他还说:“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试问,我们今人何日才能习得他对生死的如此豁达的态度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这一切看起来如此自然,保持着这种敬畏之心,我们还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我们是自然的一分子,除了敬畏人类自己的生命之外,我们还要敬畏自然界中的种种生命。我们要对花草树木保持敬畏之心,我们要对猫儿狗儿保持敬畏之心,我们要对电闪雷鸣保持敬畏之心,我们要对地动山摇保持敬畏之心。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我们吃许多狗肉,被狗咬了一次,却就患上了恐狗症,这是不对的;我们用炮弹在地上炸出了许多坑,可是却如此惧怕地震,这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对任何一种生命、一种自然现象都有敬畏之心,敬重它们的存在,而不是一见到它们就恐惧,就要消灭它们。敬畏会让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和谐相处,而恐惧则可能带来战斗、毁灭。 恐惧和敬畏是两种不一样的情感,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也是区别对待的。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又说道:“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在孔子看来,正因为君子有三畏,他才会顺应“天之所命”,以“大人”的人格为榜样,以“圣人之言”约束自己,才可以做到内省不疚。也就是说,正因为君子有所畏,才无所惧。 无独有偶。美国当代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施奈德(Kirk Schneider)也一直强调敬畏的回归。他认为,敬畏是一种对神秘存在的惊讶,包括谦卑和好奇。生命是神秘的,自然是神秘的,我们对其有很多的未知,这便应唤起我们十足的敬畏之心。首先是欣赏的态度,去欣赏每一个生命,因为它们都是奇迹;其次是觉察,我们要觉察每个生命的细微不同之处。欣赏与觉察是敬畏的两个基本原则。 因此,敬畏不像恐惧——仅仅是让我们颤抖和不知所措,敬畏是让我们去欣赏个人生命中的全部,包括那些脆弱和高潮,那些创伤和爱;敬畏还让我们去欣赏自然界中全部的生命,包括那些花开、日落风雨和彩虹。敬畏让我们细心去觉察这些生命,让我们去感受它们的气息。当我们对生命、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我们便不会只知道一味地耗尽、剥夺,我们便不会感到这个世界空虚、无意义,我们便不会感到有那么多的恐惧;相反,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爱。 ……
作者简介
余言,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编辑。 主编:郭本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完整德育模式的构建”等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先后出版专著、主编、译著、编著心理学书籍20多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项,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