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人生活史:从大革命烽火到世界大战:Ⅳ:演员与舞台

包邮私人生活史:从大革命烽火到世界大战:Ⅳ:演员与舞台

1星价 ¥48.4 (5.5折)
2星价¥48.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7230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608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31723042 ; 978-7-5317-2304-2

本书特色

从法国大革命到**次世界大战,是西方社会急剧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化、民主化、资产阶级纷至沓来,现代性走上历史前台,形成一种新的私人生活模式: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爱恨情仇、生死欲求、交往模式均呈现出今日我们时代所熟知的图景。但与此同时,工业时代的来临,亦给私人生活埋下了致命的威胁。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法国大革命及国外的影响 ; 公共机构与私人信仰 ; 萨德侯爵的革命 ; 卡德伯里家庭 ; 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崇高地位 ; 家庭和财产 ; 工作与家庭经济 ; 家庭: 性与血缘 ; 家庭类型和私生活等。

目录

前言/米歇尔·佩罗/1 1.幕起/1 前言/3 法国大革命及国外的影响/3 法国大革命不稳定的边界/7 公共机构与私人信仰/16 萨德侯爵的革命/29 家的乐趣/37 卡德伯里家族/51 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崇高地位/59 2.演员/77 前言/79 成功的家庭/81 家庭和财产/93 工作与家庭经济/96 家庭:性与血缘/103 家庭类型和私生活/105 家庭生活/111 问题与冲突/119 冲突方式/130 角色与人物/145 父亲的形象/145 婚姻与家庭/156 家庭生活:女人的复仇?/163 父母与孩子/169 兄弟姐妹/191 大家庭/195 中产阶级的礼仪/229 对于回忆的渴望/229 早、中、晚/235 夏季:从乡村住宅到夏日度假/261 生命中的大事/269 结论/290 3.舞台/293 在家中/295 私人空间/309 庄园日历/319 从空想的共产村庄到企业的生活区/340 人人有家/356 新的公共住宅/363 4.幕后/383 前言/385 个人的秘密/389 人身威胁/407 了解和自我控制/428 精神错乱/438 独白的催化剂/447 独处的悠闲和秘密的财富/463 亲密关系/479 感性的教育/495 浪漫时代的性爱/504 危险的时代错误/516 性爱的来临/517 呐喊和低语/537 个体苦难的表征/537 医疗改革/567 5.结语/587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法文版编辑评论 这是一部介绍中世纪私人生活史的优秀著作。本书作者乔治·杜比通过艰辛的研究与探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中世纪生活的有趣故事,勾勒出一幅幅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画卷。作者渊博的学识及对历史事件入木三分的剖析,对我们清楚了解那段社会历史大有裨益。从城堡的宏大建筑,到农民普通的服饰,本书都一一提及。我极力为对中世纪感兴趣的读者们推荐这部著作。 美国《图书馆会刊》评论 该书以学者和普通人的眼光,描述了从古代到现代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身体、态度与看法、习惯与居所、原则、标志和印象等”。 鲍韦尔图书公司评论 作为一部为世人推崇的著作,本书极其详尽地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公民与奴隶们详细的生活状况:从成人的定义和性欲,到婚姻和家庭、女人的作用、贞节与避孕、分娩的技巧、同性恋、宗教、美德的含义、私人与公共场所的划分。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西方国家的出现、基督教奉行的以节欲、独身与节俭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与拜占庭帝国对神的不敬和放任的私人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与斗争、并*终在这场斗争中取得的胜利。通过图解,作者织就了一幅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私人生活画卷和艺术长廊。通过这本书,作者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了他们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而这些都是常人无法预见得到的。 其他评论 人们拥有的*为珍贵的东西,被置放在*贴身的私人生活领地,它只属于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禁止泄露、炫耀,因为这与荣耀所要求的在公众场合的所谓面子格格不入。 ——乔治·杜比 一到夏天,便见众多的旅游者手执导游手册,纷纷去观看考古发掘现场。但是,导游手册并不是全部,它不会教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想像当时居民的模样,去想像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室内活动以及他们亲密相处或相互保持距离等情形。 ——保罗·维纳 本书所述,事实上是很少有历史学家尝试过的、类似于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日常生活。 ——《出版家周刊》 7年前,有机会读到由著名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的法文版五卷本《私人生活史》......以往书写的历史,常常是一部“公共舞台”史,一部男权的统治史。帝王的光环下,透见的往往是刀光血影;伟大辉煌的年代,记载的常常是战争。而人类个体所赖以生存的“私人”空间,却因为“不登大雅”而被忽略、被掩盖、被抹杀了。 ——南京大学许钧 我还受到菲利浦·阿利埃斯和乔治·杜比主编的《私人生活史》一书的启发,因此希望能够为研究中国家庭找出新的理论模式。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著,本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奖 这一部《私人生活史》的目标就在于探讨在各时代中那些影响私人生活的性质和观念的历史因素。在中国史的范畴内,台湾学者此类的作品,尤其是围绕着私情与公义之间的文化现象的讨论,正逐渐展开。 ——蒲慕州,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职 教授

作者简介

由世界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终成果,共有包括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72位著名史学家参与,被称为二十世纪下叶史学界一项“革命性的成果”,革新了历史的观念,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内容。阿利埃斯和杜比与马克思并列为20世纪19位*著名的史学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