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261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4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300226156 ; 978-7-300-22615-6

本书特色

16世纪以来,原本基本割裂的世界逐渐融通,各大洲、各个国家的联系也渐渐紧密。在世界逐渐融通为地球村的过程中,出现了世界性的强大国家。这些强大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有什么规律性?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走向世界性强国的征途中,正在圆着中国梦。世界强国从弱小变得强大的规律性,应当对中国当前的进一步改革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选取了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十个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中国,对这十个国家的强大路径进行了实证性的归纳、综合分析与比较,得到了世界**强国强大的“四要素”,即“ 国家领导高明、社会长期稳定、核心科技一流、民主公平有度”,也即世界**强国与“四要素”之间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关系是成立的。同时从理论上来看,他们之间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也是成立的。 本书利用四要素观点,对国家宏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改革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改革思路分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科技与教育创新改革四个方面。这些改革设计,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当,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一旦付诸实施,它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早圆“中国梦”。

内容简介

16世纪以来,原本基本割裂的世界逐渐融通,各大洲、各个国家的联系也渐渐紧密。在世界逐渐融通为地球村的过程中,出现了世界性的强大国家。这些强大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有什么规律性?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走向世界性强国的征途中,正在圆着中国梦。世界强国从弱小变得强大的规律性,应当对中国当前的进一步改革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选取了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十个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中国,对这十个国家的强大路径进行了实证性的归纳、综合分析与比较,得到了世界*一强国强大的“四要素”,即“ 国家领导高明、社会长期稳定、核心科技一流、民主公平有度”,也即世界*一强国与“四要素”之间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关系是成立的。同时从理论上来看,他们之间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也是成立的。 本书利用四要素观点,对国家宏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改革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改革思路分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科技与教育创新改革四个方面。这些改革设计,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当,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一旦付诸实施,它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早圆“中国梦”。

目录

绪论一、强大国家可觅踪二、中国改革当对比三、本项目的几个出发点**章拓荒者——葡萄牙与西班牙**节葡萄牙第二节西班牙一、西班牙的统一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三、首次验证地球是圆的之人麦哲伦四、铸造得来的“金银漏斗”第二章海上马车夫——荷兰**节荷兰的“**桶金”——鲱鱼第二节桂冠“海上马车夫”第三节建国之旅第四节首获近代市场经济体制之果第三章工业革命的先锋——英国**节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第二节英国的初步崛起第三节**次工业革命一、率先起步的棉纺织业二、关键推手蒸汽机三、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四、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五、自由贸易的经济理论第四章民主斗士——法国**节封建王朝的覆灭第二节《人权宣言》第三节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节**帝国第二节第二帝国一、德国革命二、铁血首相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第三节教育与科技一、教育方面二、第四个科学技术中心国第四节争霸世界第六章弃亚入欧——日本**节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统治结束二、明治维新的政策与实施三、强力推行殖产兴业四、**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二节富国强兵进行曲——侵略他国第七章两起两落——苏联(俄罗斯)**节**次崛起与陨落一、沙皇彼得大帝时期二、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三、**次陨落第二节第二次崛起一、沙皇的*后岁月二、列宁执政时期三、斯大林执政时期第三节第二次陨落一、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第八章强权——美国**节建国到世界**强国一、独立战争二、美国的**部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三、建国之初的大政方针与工业发展四、南北战争五、西部大开发六、美国的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七、美国快速崛起的原因第二节进步运动一、垄断的弊端二、改革进行时三、繁荣与创新——强大的美国第三节经济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世界一霸的确立一、大萧条二、罗斯福新政三、世界风云四、战后的美国经济依然活力四射第九章复兴——中国**节清朝的腐朽无能与寿终正寝一、曾经的成绩二、鸦片战争三、向西方学习四、学习成绩的考核——学生打败了先生五、二学西方六、辛亥革命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抗日战争时期四、解放战争时期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一、新中国的旧底子二、恢复重建第四节计划经济与错误丛生的岁月一、反右与大跃进二、“文化大革命”三、“文革”结束时的经济社会状况第五节改革开放的中国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农民、农村、农业的改革三、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六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二、改革中的教育与科技发展三、成绩斐然,世界惊叹第十章历史的结论——强国之路四要素**节国家领导高明第二节社会长期稳定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早在11世纪,中国的gdp就占全世界一半以上,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在百余年的时间内,中国积贫积弱,受尽了屈辱。改革开放以后,在较短时间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家富强”指日可待。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富强”有自身的规律性。纵观世界1500年来的强国历史轨迹,其兴衰的规律性犹如“神龙”,若隐若现。作者为让大家得睹“神龙”真容,秉持社科工作者的“终极关怀”,直面“国家富强”所凭借的*为核心、*为尖锐的要素,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寻找“国家富强”的规律性,将这部专著呈献给读者。“国家富强”之规律就是强国兴衰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强国之路》立足于古今中外强国兴衰的历史演变,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上,关注长期被忽视的主观要素,以1500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史、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主线,对强国之路诸要素进行了历时性方向的共时性比较思考与梳理,以独特的视角,提炼出“强国之路四要素”——“国家领导高明”、“社会长期稳定”、“核心科技一流”、“民主公平有度”,并比照四要素,反思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功过得失,从国家体制和政策层面就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教、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后续改革方向和策略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改革发展的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主持省、市和校级科研项目37余项。出版《现代科技法研究》专著1部,在《法律科学》、《黑龙江高等教育》、《学术论坛》、《社会科学研究》、《现代法学》、《经济与社会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国家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7篇。获得四川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单项奖”2项,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分别1项、3项和1项,“优秀教学质量奖”,“首届教案比赛三等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称号,“优秀教师”称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教学管理个人”称号3次,“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优秀本科学生导师”称号。主编出版《法理学学习指南及阶梯训练》和《民法》教材2部,副主编出版《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教材2部,参编出版《法理学》等教材3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