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读者评分
3分

包邮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星价 ¥7.4 (3.0折)
2星价¥7.4 定价¥24.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乱看书***(三星用户)

整套书开本不一

整套书开本不一,制作不太认真呀

2016-06-02 17:45: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42964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8-10-01
  • 条形码:9787801429643 ; 978-7-80142-964-3

本书特色

季羡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发少年狂,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怪论、奇思问世。在季先生的这些怪论奇思中,影响*大的莫过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阐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汇集了季羡林先生谈东方文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全面认识季羡林的观点,会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有一位语言学家讽刺我要“东化”。他似乎认为这是非圣无法大逆不道之举。愧我愚陋,我完全不理解:既然能搞“西化”,为什么就不能搞“东化”呢?从人类几千的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决不应妄自尊大。但是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我们不应当囿于积习,鼠目寸光,认为西方一切都好,我们自己一切都不行。这我期期为以不可。

目录

谈中国精神
东方文化
再谈东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间的盛衰消长问题
议论东西方文化的意义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西方不亮东方亮
西化问题的侧面观
东学西渐与“东化”
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
拿来和送去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