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

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

1星价 ¥42.5 (7.2折)
2星价¥42.5 定价¥5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228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16182284 ; 978-7-5161-8228-4

本书特色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风俗是社会之基石,事关国家民族之兴衰。从风俗角度入手、通过移风易俗行动以求善治,是中国传统社会富有特色的治国思想和理政之道,且影响至今。本书所收集的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层面,围绕中国人的风俗观、移风易俗观及其流变,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移风易俗行动及其成效得失等展开讨论,是对中国人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的专门研究和系统梳理。

内容简介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风俗是社会之基石,事关国家民族之兴衰。从风俗角度入手、通过移风易俗行动以求善治,是中国传统社会富有特色的治国思想和理政之道,且影响至今。本书所收集的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层面,围绕中国人的风俗观、移风易俗观及其流变,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移风易俗行动及其成效得失等展开讨论,是对中国人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的专门研究和系统梳理。

目录

为民间信仰辩护为什么要回到康德?中国古代移风易俗思想述论差异与美恶:风俗的地理区划与价值评判汉代音乐教化与移风易俗北朝时期的“汉服运动”宋代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家祭礼仪与生活秩序重构——朱熹礼俗观探析从苏轼的风俗思想看文化秩序的建构论明初士大夫之风俗观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作为意识形态的风俗观——以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的历史实践为中心(1920—1978)国家与民俗的悖论——以“殡葬改革”和“非遗保护”下的纸扎工艺为例“土”义变迁考分餐与共食——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饮食风俗变革考论显与隐:中国农事器物记录之观念略论论民俗与神话的关系现代传播媒介对中国年俗的冲击与影响《十送红军》的文野之辨——兼论民歌的界定标准作为身体实践的磕头——以豫北大河村为例存古:民初顾颉刚“保存唐塑”之倡导及其回应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会议综述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勃 历史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华夏文化保护中心节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研究领域为民俗学和北京学研究,尤其注重节日与礼俗研究。已出版《唐代节日研究》《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清明》《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作者)、《中国人*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作者)等著作,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中国端午节丛书•史料卷》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二十二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