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分
包邮学者的伊甸园:西方的大学生活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45385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44538534 ; 978-7-5445-3853-4
本书特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应该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进入西方的大学校园,才能更真切地把握大学生活的细微之处。基于这种构想,盛仁杰、王颖著的《学者的伊甸园(西方的大学生活)》试图将西方的大学生活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读者,让大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与我们一起领略西方大学的风采,从另一种角度探寻西方的精神世界,并在愉悦的氛围中对大学产生某种新的认识。
内容简介
博物馆虽然收藏丰富,但只能依靠遗迹来诉说过往历史的只言片语;而城堡尽管雄伟壮丽,但大多已不再延用,属于城堡的封建王朝和冷兵器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只有教堂和大学,哪怕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也仍然是西方人活跃的生活场所。尤其是大学,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发展得更为繁荣。 原因并不难解释,教堂和大学分别代表了西方思想两个*重要的维度,即非理性与理性。无论是信仰还是知识,都跟西方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简单来看,一部西方文明史就是非理性与理性的斗争史。两者没有对与错,一个知识渊博的教授也可以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被伏尔泰尊称为“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其所处的年代,他显然是“究天人之际”的天才,但还是无法解决动力的问题,只能求诸神的力量,甚至整个晚年都醉心于神学研究。这恐怕跟西方大学的起源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就是在宗教的母体中孕育了现代大学的胚胎。只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涌动着叛逆的血液,有着各种奇思异想,但终究不可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
目录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