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互联网与中国20年:变革与创新:reform and innovation

- ISBN:97872081394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208139435 ; 978-7-208-13943-5
本书特色
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传统传播格局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引起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诸多变化。一方面,互联网有力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的进步;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对于中国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如何认真借鉴国际经验,密切结合本土实际,研究、理解、利用互联网的规律,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无疑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使命。 本书是“全球传播论坛”文库之六,以“互联网与中国20年: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围绕法制建设、观念创新、技术革新、商业模式、文化传承、媒体融合、中外比较、学科研究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中国和世界的传播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内容简介
以“分享全球视野、传播中国经验”为宗旨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规模盛大、学术价值斐然的全球传播论坛。六届全球传播论坛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与社会变革”、“ 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e时代的全球都市——传播、设计与创意”、“ 中国新媒体传播和互联网社区”、“互联网与中国20年: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众多海内外的传播学界精英与业界翘楚,以此为平台,汇聚交流,就全球传播与媒体变革、社会发展的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获得丰硕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将论坛交流的优秀研究成果结集成册出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中国知网表示,将收录论坛的全部论文。 本书以“互联网与中国20年: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围绕法制建设、观念创新、技术革新、商业模式、文化传承、媒体融合、中外比较、学科研究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中国和世界的传播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录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被授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曾担任中国传播学会首任会长,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