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12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6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16181263 ; 978-7-5161-8126-3
本书特色
崔世广、张建立主编的《日本的自画像与他画像》是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与日本:其自画像与他画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该书主要探讨了中国的自我认识、中国对日本的认识、日本的自我认识、日本对中国的认识、两国相互认识的历史变化、两国相互认识与国际环境的关联、两国相互认识与各自国内状况的关联,中日相互认识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该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创造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崔世广、张建立主编的《日本的自画像与他画像》是从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角度对日本人的自我认知与对外认识进行探讨的一部文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特点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日本政治精英、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的自我认知特点,中日相互认知的差异,民族主义、自由民权等社会思潮以及日本人的自然观、“格”意识等问题;二是日本人的对外认识,主要梳理了战后日本对华认识研究的现状,并以代表性的汉学家、政治家等为案例,以日本小学教科书、日本文学作品等为文本,深入解析了日本的对外认识特点;三是关于日本问题研究方法的一些探索,期望通过方法论的探讨为日本文化研究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目 录
一
战后日本的“战后”意识
———以围绕“战后体制”的斗争为中心崔世广(3)
战后日本政治精英的日本自画像张建立(16)
现代日本的民族主义[日]米原谦(37)
日本社会的右倾化与相对化意识纪廷许(55)
试析自由民权运动的思想基础唐永亮(63)
中日相互认知的差异与“文化冲突” 刘金才(77)
试析战后日本“自我”主体性确立依托的精神资源田庆立(86)
全球化与日本社会的无缘化周 韬(95)
日本民族优越感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期待郝祥满(107)
上代日本的自然观
———以《古事记》为例杨清淞(124)
日本人的“格”意识胡 亮(138)
二
战后日本对华认识先行研究现状分析管秀兰(157)
谈谈日本近现代汉学家对中国的理解和不理解[日]横久保义洋(174)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知行杨栋梁(188)
试论明治20年代政教社国粹主义者的中国认识王俊英(199)
杉田玄白的汉方医学观赵德宇(217)
日本近代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谭建川(225)
日本诗人金子光晴的近代中国图像徐静波(237)
文化他者化的中国形象
———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考察为中心吴光辉(254)
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心理文化学分析游国龙(264)
后藤新平的对外殖民观
———以其台湾殖民政策为中心熊淑娥(277)
辛亥革命以后内藤湖南的中国认识薛天依(289)
从时代小说看日本人的世界认识
———从藤泽周平的《桥之物语》说开去[日]饭岛一彦(315)
对外认识与本国形象
———以近世日本知识分子为中心邢永凤(323)
试论日本近世儒者“文化认同”的双重取向
———以“华夷思想”为中心殷国梁(331)
日本汉诗的文化解读与历史评价
———以“和臭”、“和习”、“和秀”为中心郭 颖(342)
简析本居宣长的中国观
———基于对其中国文学观、“圣人观”、
“天命观”的考察高 伟(352)
“日本人论”的盛行与“缘人”的自我认同
———心理文化学的视角尚会鹏(367)
以日本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研究
———对国际日本学研究学科建设及其
方法论的摸索王 敏(374)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经典常谈
¥5.8¥14.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20.3¥39.0 -
山里山外
¥15.1¥35.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18.6¥5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 -
文史足徵录
¥17.2¥49.0 -
断环
¥6.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