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131532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313153241 ; 978-7-313-15324-1
本书特色
“偏爱学问”这四个字生动地表达了俞可平教授纯粹的知识追求与智性的人生态度。全书分五个部分:看中国;说政治;谈民主;论治理;品学问。该书的文章形式为随笔,但内容是严肃的,饱含了俞可平教授对中国政治深刻的观察、独立的评判、热烈的关怀、客观而冷静的分析,其中不少文章是轰动政学两界的好文,更是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内容简介
《偏爱学问》:俞可平的文字是了解当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偏爱学问》是俞可平教授从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职位回归北京大学讲台之后出版的*本书。《偏爱学问》全书收录了俞可平在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期间的多篇轰动政学两界的经典文章,如《通过关键词理解中国》《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民主是个好东西》以及《历史偏爱学问》等。 俞可平曾将学问分成“尘世的学问”与“天国的学问”,他认为应用性的对策研究的学问为“尘世的学问”,而抽象的学理研究是“天国的学问”,而且认为纯粹的学问与现实的政治之间有难以跨越的鸿沟、难以调和的张力。但从《偏爱学问》这本思想满溢的书中,我们却可以发现俞可平完美地保持着这样一种平衡——原创性的政治理论生产与现实政治的对策研究之间维持着无法复制的平衡,对于纯粹的学问,他有着强烈的内在驱动力,而对于现实政治,又保持着批判性的介入。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央编译局,年轻时的选择让他带着“新意频出但又不逾矩”的思想介入当代中国政治近30年,如今,他内心的对于“天国的学问”的内在驱动力让他做出了“偏爱学问”的选择——回归未名湖畔的讲台,以纯粹的学人身份继续维持着理论与现实、批判与介入的平衡。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人文社科重点品牌“文治堂”的*作品,秉承“思想照亮现实”的出版理念,《偏爱学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俞可平老师晓畅的文字中领悟其对社会强烈的关照,不断反省自身和身边的世界,拨开迷雾,奋勇前行。
目录
相关资料
“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为官的时候已经著作等身;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敏感地带游刃有余,新意频出又从不逾矩……如今,他辞官归学,投身于中国的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原创性思想的生产。”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
作者简介
俞可平,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浙江诸暨人。政治学博士(建国后政治学*早的两个博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民主治理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倡导“治理”、“善治”、“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官民共治”、“增量民主”、“政府创新”、“动态稳定”、“协商民主”等理念影响深远、广受关注。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