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狭颂
读者评分
4.5分

西狭颂

1星价 ¥14.1 (3.7折)
2星价¥14.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ztw***(三星用户)

书画艺术书

人美此系列书还不错,已有许多种。

2024-04-16 16:16:55
0 0
ztw***(三星用户)

很好,原始的

缺的还是缺的,不是很清楚,这就说明没有描,原始的。就是应该上个全篇图片,看看整体效果,整篇的风格,很重要。

2022-06-15 15:00:5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20741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9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102074122 ; 978-7-102-07412-2

本书特色

《西狭颂》携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一七一年》,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李翕颂》、《李翕碑》,由篆书题额「惠安西表」可知镌刻时称作《惠安西表》。《西狭颂》刻在甘肃省成县西峡青龙头一处凹进颇深的阴面崖壁上,上有岩石遮护,下有天险「万丈潭」(又称黄龙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南丰集》裹记录过《西狭颂》,从宋至清有近四十种着作提及《西狭颂》,但少有人实地考察,大多依据拓本或传闻着录。刘郁棻、杨思等编纂的(民国》《甘肃新通志稿》载:「按此碑在汉碑中剥蚀*少,以临江摩崖,毡捶不易,故较他碑独获保全,宜海内视为珍秘也。一再加上太阳直射不到,雨水淋浸不着,《西狭颂》虽历一千八百余年仍颇为完好。《西狭颂》高二百八十厘米,宽二百厘米(高、宽之数说法不一,此据《中国美术全集。五十四。商周至秦汉书法》》,由题额、正文、题名、五瑞图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正文隶书,凡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共三百八十五字,记武都太守李翕生平和功业,特别颂扬李翕治西狭中道、造福百姓之事;题名紧接正文,隶书,十二行,一百四十二字;篆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刻有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承露人图像,均有隶书榜题,图像左侧有两行共二十六字的隶书题记。题名第十行「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表明《西狭颂》为仇靖撰文书丹。从史,非汉代正式官职名,为**官僚私人从属官。下辨,即下辨县,公元一四。年改下辨道为下辨县,为武都郡治。根据清人翁方纲考证,同为颂扬李翕功绩的《邮阁颂》撰文者为下辨仇靖,书颂者为下辨仇绋(《两汉金石记》卷十二》。从《西狭颂》和《邮阁颂》可推知仇靖为东汉末期下辨(成县》人,李翕任武都太守时为李氏私属吏,其人颇有文采,擅书法。《西狭颂》与《邮阁颂》、《石门颂》合称「汉隶二颂」,是东汉隶书成熟期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结体方正,雄沉朴厚,自有记录以来一直受书家推崇,尤其为清代书家青睐。吴熙载认为「此碑纯篆法」,杨岘认为「结体在篆隶之间,学者当学其古而肆、虚而和」,康有为也说「疏宕则有《西狭颂》」。文隽所着《书法精论》说《西狭颂》:「结构严整,气象嵯峨,此汉碑中之高浑者也;结构曼妙,笔有余妍,汉碑中之秀丽者也;风回浪卷,英威别具,此汉碑中之雄强者也:」 《西狭颂》历来被视为汉隶的范本,因其一直保存尚好,各种拓本不太受时间影响,只因捶拓方法有优劣之分。清代曾经根据拓本的「创」字「口」部损否来衡量拓本的早晚,其实「创」之「口」部至今较完整,仅内口略有缺损,用小拓包陲妬,匣清晰可见。人民美术出版社编*的《西狭颂》听选禹乾隆时期精拓本,拓工优良,乃临摹之佳本。

内容简介

《西狭颂》携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一七一年》,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李翕颂》、《李翕碑》,由篆书题额「惠安西表」可知镌刻时称作《惠安西表》。《西狭颂》刻在甘肃省成县西峡青龙头一处凹进颇深的阴面崖壁上,上有岩石遮护,下有天险「万丈潭」(又称黄龙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南丰集》裹记录过《西狭颂》,从宋至清有近四十种着作提及《西狭颂》,但少有人实地考察,大多依据拓本或传闻着录。刘郁棻、杨思等编纂的(民国》《甘肃新通志稿》载:「按此碑在汉碑中剥蚀少,以临江摩崖,毡捶不易,故较他碑独获保全,宜海内视为珍秘也。一再加上太阳直射不到,雨水淋浸不着,《西狭颂》虽历一千八百余年仍颇为完好。  《西狭颂》高二百八十厘米,宽二百厘米(高、宽之数说法不一,此据《中国美术全集。五十四。商周至秦汉书法》》,由题额、正文、题名、五瑞图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正文隶书,凡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共三百八十五字,记武都太守李翕生平和功业,特别颂扬李翕治西狭中道、造福百姓之事;题名紧接正文,隶书,十二行,一百四十二字;篆额右下方为《五瑞图》,刻有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承露人图像,均有隶书榜题,图像左侧有两行共二十六字的隶书题记。  题名第十行「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表明《西狭颂》为仇靖撰文书丹。从史,非汉代正式官职名,为官僚私人从属官。下辨,即下辨县,公元一四。年改下辨道为下辨县,为武都郡治。根据清人翁方纲考证,同为颂扬李翕功绩的《邮阁颂》撰文者为下辨仇靖,书颂者为下辨仇绋(《两汉金石记》卷十二》。从《西狭颂》和《邮阁颂》可推知仇靖为东汉末期下辨(成县》人,李翕任武都太守时为李氏私属吏,其人颇有文采,擅书法。  《西狭颂》与《邮阁颂》、《石门颂》合称「汉隶二颂」,是东汉隶书成熟期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结体方正,雄沉朴厚,自有记录以来一直受书家推崇,尤其为清代书家青睐。吴熙载认为「此碑纯篆法」,杨岘认为「结体在篆隶之间,学者当学其古而肆、虚而和」,康有为也说「疏宕则有《西狭颂》」。文隽所着《书法精论》说《西狭颂》:「结构严整,气象嵯峨,此汉碑中之高浑者也;结构曼妙,笔有余妍,汉碑中之秀丽者也;风回浪卷,英威别具,此汉碑中之雄强者也:」《西狭颂》历来被视为汉隶的范本,因其一直保存尚好,各种拓本不太受时间影响,只因捶拓方法有优劣之分。清代曾经根据拓本的「创」字「口」部损否来衡量拓本的早晚,其实「创」之「口」部至今较完整,仅内口略有缺损,用小拓包陲妬,匣清晰可见。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西狭颂》听选禹乾隆时期精拓本,拓工优良,乃临摹之佳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