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

1星价 ¥56.2 (8.1折)
2星价¥56.2 定价¥69.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全是理论研究,没有实证研究。

我以为会有调查访谈之类的实证研究,但是很遗憾,全是马哲的思辨。

2021-01-08 12:40:5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433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16184332 ; 978-7-5161-8433-2

本书特色

郭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基于当前存在的各种阻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制约因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制度特色、制度价值和制度情感四个维度建构认同教育内容,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被认同的问题。从制度历史教育、制度理论教育、制度实践成效教育、制度比较优势教育和制度舆论引导五个方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被认同的问题。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相互开放、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特定关系,贯穿始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重要一维。

内容简介

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形成阻抗因素的,主要有西方资本主义的舆论误导、“西化”、“分化”的行为干扰和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对自身根本矛盾的自我掩饰,还有各种社会错误思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先富与共富、公平与效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处理中,由于主客原因形成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制度认同的状态。当前这些阻抗因素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建构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基于这些现实因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制度价值和制度情感、制度特色四个维度入手进行认同内容的建构,从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能够认同的问题,克服制度认同教育的思想阻抗因素,完成制度认同教育所面临的任务。

目录

导论 **节 问题的缘起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命题的提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存在的各种分歧 三 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建构作用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 二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章 基本概念解析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 二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 三 具有内在层次的制度体系 四 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制度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一 制度认同的内在结构 二 制度认同的利益本质 三 制度认同的差异性和变化性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一 制度认同教育的内涵 二 制度认同教育的本质 三 制度认同教育的目的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梳理 **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发展不可能干篇一律 二 用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 三 走群众路线式的教育方式 第二节 邓小平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认同教育思想 一 强化中国特色的制度意识教育 二 注重制度经济绩效的认同动力 三 注重辩证的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第三节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一 制度特色的系统性认同教育指向 二 制度特色的民族性认同教育指向 三 制度特色的时代性认同教育指向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阻抗因素 **节 西方资本主义的阻抗 一 西方的舆论误导 二 西方的行为干扰 三 西方的自我掩饰 第二节 社会错误思潮的干扰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 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 第三节 制度内在张力的制衡 一 先富带共富的艰难转换 二 公平与效率位序的艰难抉择 三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艰难平衡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认同 一 理论依据的科学性认同 二 制度形成的科学性认同 三 制度检验标准的科学性认同 四 科学认识两种性质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认同的层次性 三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 一 制度情感认同是对制度的情感悦纳 二 对合乎人性的本质存在方式的情感认同 三 制度情感认同产生制度信仰“红利”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认同 一 经济制度特色认同 二 政治制度特色认同 三 文化制度特色认同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有效实施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 一 历史是制度认同的动因之一 二 制度的选择性与必然性关系 三 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制度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理论教育 一 理论是制度认同的观念基础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 三 坚持整体性思维的认识方式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成效教育 一 实践成效是制度认同的现实基础 二 实践成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成效 三 辩证地看待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教育 一 比较是认同形成的重要过程 二 在科学比较中把握制度优势 三 阐明制度优势彰显的长期性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舆论引导教育 一 舆论建构制度认同 二 重视制度的舆论交锋 三 增强制度的话语优势 四 创新制度大众传播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莉,教授,硕导,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法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重点教改课题、省教育规划项目等十余项。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第五届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各一项。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1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