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5分
5分
包邮施米特与政治的逻辑
豆瓣8.2分,作者以精读详解施米特原著为基础,广泛参阅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一种“同情的理解”的方式来解读施米特。
1星价
¥42.4
(6.1折)
2星价¥42.4
定价¥69.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41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108054166 ; 978-7-108-05416-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陆学术界**本关于施米特的研究专著。作者以精读详解施米特原著为基础, 广泛参阅国内外研究成果, 以一种“同情的理解”的方式来解读施米特。作者致力于从施米特对现代自由民主制度的批评中, 挖掘出可能对我们具有理论启迪意义的要素, 并使这些要素构成正面思考政治
目录
序言
前言
导论
一、施米特生平事略
二、施米特的著作
三、施米特的影响
四、中外学界对施米特的诠释
**章 政治的浪漫派
一、政治浪漫派的理想类型
二、浪漫派的精神结构
三、浪漫派的机缘论特性
四、浪漫派与保守派之别
五、亚当·缪勒:浪漫主义的代表
六、政治浪漫派:政治事件的精神配乐
七、浪漫现象的根源:现代私人教士制
八、浪漫主义批判:从韦伯到施米特
九、施米特与伯林的比较
第二章 主权概念的社会学
一、人格化主权
二、施米特时刻
三、“无中生有”的决断 1侣
四、“政治的神学”
五、对凯尔森纯粹法学的批评
第三章 代表的理念
一、代表理论的提出
二、罗马天主教的普世主义品质
三、法理学思维与经济一技术思维的对立
四、代表的理念
五、向无政府主义宣战
六、代表原则与同一性原则
第四章 议会制的危机
一、民主时代议会制的危机
二、议会主义的原则:公开性与讨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专政
四、索雷尔的暴力论与总罢工神话
五、托马与施米特的“辩论”
六、施米特与凯尔森的分歧
第五章 政治的概念
一、国家与政治
二、政治的标准:划分朋友与敌人
三、“敌人”的概念
四、政治统一体
五、政治理论的人学预设
六、缺乏政治概念的自由主义
七、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
八、“古代经纶之道的复兴者”
第六章 宪法学说
一、宪法的概念
二、制宪权的观念
三、近代法治国宪法的要素
四、宪法的守护者
五、合法与合法性
六、危机时代的魏玛法理学:施米特与海勒
七、国家,运动,人民
八、“自由的宪法”
第七章 霍布斯批判
一、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二、陆地与海洋
三、霍布斯的“结晶体”
四、施米特的霍布斯解读:与施特劳斯、奥克肖特比较
第八章 大空间理论
一、地球的秩序
二、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
三、科耶夫与施米特:历史的终结
第九章 国家理论
一、国家的危机
二、国家的概念
三、国家伦理
四、总体国家
第十章 游击队理论
一、游击队的特点
二、游击队理论与实践:从克劳塞维茨到萨兰
三、观察游击队问题的视角
四、技术时代游击队员的象征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导论
一、施米特生平事略
二、施米特的著作
三、施米特的影响
四、中外学界对施米特的诠释
**章 政治的浪漫派
一、政治浪漫派的理想类型
二、浪漫派的精神结构
三、浪漫派的机缘论特性
四、浪漫派与保守派之别
五、亚当·缪勒:浪漫主义的代表
六、政治浪漫派:政治事件的精神配乐
七、浪漫现象的根源:现代私人教士制
八、浪漫主义批判:从韦伯到施米特
九、施米特与伯林的比较
第二章 主权概念的社会学
一、人格化主权
二、施米特时刻
三、“无中生有”的决断 1侣
四、“政治的神学”
五、对凯尔森纯粹法学的批评
第三章 代表的理念
一、代表理论的提出
二、罗马天主教的普世主义品质
三、法理学思维与经济一技术思维的对立
四、代表的理念
五、向无政府主义宣战
六、代表原则与同一性原则
第四章 议会制的危机
一、民主时代议会制的危机
二、议会主义的原则:公开性与讨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专政
四、索雷尔的暴力论与总罢工神话
五、托马与施米特的“辩论”
六、施米特与凯尔森的分歧
第五章 政治的概念
一、国家与政治
二、政治的标准:划分朋友与敌人
三、“敌人”的概念
四、政治统一体
五、政治理论的人学预设
六、缺乏政治概念的自由主义
七、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
八、“古代经纶之道的复兴者”
第六章 宪法学说
一、宪法的概念
二、制宪权的观念
三、近代法治国宪法的要素
四、宪法的守护者
五、合法与合法性
六、危机时代的魏玛法理学:施米特与海勒
七、国家,运动,人民
八、“自由的宪法”
第七章 霍布斯批判
一、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二、陆地与海洋
三、霍布斯的“结晶体”
四、施米特的霍布斯解读:与施特劳斯、奥克肖特比较
第八章 大空间理论
一、地球的秩序
二、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
三、科耶夫与施米特:历史的终结
第九章 国家理论
一、国家的危机
二、国家的概念
三、国家伦理
四、总体国家
第十章 游击队理论
一、游击队的特点
二、游击队理论与实践:从克劳塞维茨到萨兰
三、观察游击队问题的视角
四、技术时代游击队员的象征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