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66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108056689 ; 978-7-108-05668-9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于1962年,是作者为香港《循环日报》写的一个专栏。当时海外人士对上海情况十分隔膜,一些年轻的华人甚至不知上海地处何方,把广东以外的大陆人都称作“上海人”。作者虽不是上海籍人士,但从20年代初到上海后,先生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50年代初也曾多次到过解放后的新上海。既看到过被外国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又曾在“八一三”淞沪战事中,为保卫上海而身临火线,还亲眼见到人民当家后上海的变化。他以亲身经历和翔实的史料,向海外人士介绍了上海的春秋。全书分为开埠、四郊、洋场杂话、金融世界、人物、报坛旧话、轿•车•路、服装、寺庙、名园、茶楼•饭店•咖啡馆、海上剧话、游乐场等几个部分,非常详尽地介绍了上海的方方面面,为读者了解上海提供了诸多的视角,也为后人研究上海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内容简介

本书兴凡上海的古往今来、沧桑巨变、风云人物、民情风俗、异景奇观、掌故逸事,皆有展示,不失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志随笔集”。

目录

序 留住上海的万种风情 |1
题记 万般辛苦成此书 |1
开埠
开篇 |
沪渎垒 |
华亭、上海、下海 |
上海的成长 |
一百年前之上海
——《沪游脞记》 |
四郊
吴淞的开埠 |
从吴淞到宝山 |
真如
——真如寺 |序 留住上海的万种风情 |1 题记 万般辛苦成此书 |1 开埠 开篇 | 沪渎垒 | 华亭、上海、下海 | 上海的成长 | 一百年前之上海 ——《沪游脞记》 | 四郊 吴淞的开埠 | 从吴淞到宝山 | 真如 ——真如寺 | 诸翟、赵家花园、北新泾 | 七宝(古蒲溪) | 高桥 | 松郡九峰:佘山 | 青浦、昆山 | 洋场杂话 黄浦滩头 | 黄浦滩头的铜像 | 工部局 | “领事裁判权”| 会审公堂 | 黎黄氏案 ——大闹会审公堂 | 巡捕 ——红头阿三 | 天主堂旧话 | 洋场花絮 ——黄协埙《淞南梦影录》 | 洋场感事诗 ——袁翔甫 | 沪上缤纷录 | 金融世界 上海的华尔街 | 洋钱(银圆) | 一块银洋值多少钱? | 汇丰银行 | 上海中国银行 | 中国通商银行 | 标金买卖 ——金业交易所 | 人物 吴太守袁山松 | 陆深事迹 | 陆深的才华 | 书法家张宾山 | 徐文定公(光启) ——上海天主教的开宗 | 道士李延昰 | 张宸撰御祭文 ——董鄂后非董小宛 | 画家吴渔山 | 神话化的刘大人 ——静安寺中一个神道 | 刘丽川小刀会 | 海上三奇才 | 王韬的一生 | 关老爷 | 宋渔父(教仁)墓 | 天虚我生 ——陈栩园 | 再谈“国货之隐者” | 地皮大王 ——程麻皮(霖生) | 赛金花 | 报坛旧话 望平街的故事 | 《上海新报》 ——上海*早的中文报纸 | 维新派报纸 ——《时务报》 | 党人报纸 ——《苏报》 | 党人报 ——《民呼》《民吁》《民立》 | 《民国日报》二杰 ——叶楚伧与邵力子 | 《晨报》的故事 | 早期《申报》 | 后期《申报》 | 《大晚报》与曾虚白 | 《时报》与狄平子 | 陈景韩(冷血) | 《时报》与黄伯惠 | 《大公报》进入望平街 | 报人张季鸾 | 《立报》三杰 | 《社会日报》与陈灵犀 | 《晶报》及其他 | 《前线日报》与马树礼 | 《东南日报》与胡健中 | 《字林西报》 ——洋人的洋文报(一) | 开乐凯:《水星》(《文汇早报》) ——洋人的洋文报(二) | 法文《上海日报》 ——洋人的洋文报(三) | 上海早期出现的日文报 ——洋人的洋文报(四) | 路透社在上海 | 路透社在远东 | 航运与铁路 上海港的形成 | 洋船 ——孔夫子号 | 招商局 | 淞沪铁路 ——中国**条铁路 | 沪宁、沪杭甬两路 | 轿·车·路 轿子的时代 | 黄包车 | 亨司美马车 | 马车与马车夫 | 汽车的时代 | 电车的故事 | 从自行车到三轮车 | 几条洋名路 | 霞飞路 | 麟桂路 | 洋泾浜 | 初进金家巷 | 静安寺路 | 服装 大帽子 | 小帽子 | 长袍外褂 | 娥眉、裙钗 | 旗袍时代的到来 | 云裳时装公司 | 寺庙 天后宫 | 静安寺 | 龙华寺 | 龙华塔 | 城隍庙 | 上海的文庙 | 名园 爱俪园 | 黄浦滩公园 | 虹口公园 | 兆丰公园(中山公园) | 复兴公园初到 | 南翔·古猗园 | 半淞园登高 | “丽娃栗妲村”之忆 | 味莼园(张园) | 徐园 ——昆曲的演出 | 豫园潘家 | 潘恩的故事 | 茶楼·饭店·咖啡馆 春风得意楼 | 五龙日升楼 | 三雅园 | 文明雅集 | 状元楼与绍兴酒店 | 新雅、大三元 | 四时新与老正兴 | 锦江饭店 | 梅龙镇 | 复盛居 | 熟食档:咖喱牛肉、排骨面 | 洋人的饭店 ——都城、理查、汇中 | 沙逊与华懋饭店 | 一枝香、一品香 | 文艺复兴馆 | 百乐门及其他 | 海上剧话 祖父一代的戏院 | 沪伶参加辛亥革命 | 新舞台:夏氏兄弟 | 丹桂茶园的沧桑 | “毛儿戏”与女戏院 | 话分两头,先谈话剧 | 春柳社:新剧同志会 | 王钟声与任天知 ——从《黑奴吁天录》到《迦因小传》 | 文明戏的角色 | 朱双云、汪优游、徐半梅 | 郑正秋和新民社 | 民鸣社及其他 | 文明戏与笑舞台 | 洪深的《劫后桃花》 | 汪笑侬槃槃大才 | 孙菊仙、谭鑫培 | 谭、马、杨、奚四须生 | 生行三大派:汪、谭、孙 | 补记谭鑫培 | 麒派:周信芳 | 老生流派补遗:刘、余、言 | 再记谭富英与马连良 | 旦角流派 | 梅兰芳到上海 | 盖叫天武艺盖世 | 俞派武生杨小楼 | 云里飞初演“三上吊” | 游乐场 跑马厅今昔 | 中央运动场(回力球场) | 逸园:跑狗场 | 新世界:南北两部 | 大世界 | 黄楚九其人其事 | 大世界传奇 ——《上海春秋》尾语 | 附录一 原版序 胡道静 | 附录二 原版后记 曹宪镛 |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聚仁 (1900-1972),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