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技术转型与知识产权制度关系演进的案例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96466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09646687 ; 978-7-5096-4668-7
本书特色
1980年美国Bavh—Dole法案的通过引起了许多国 家的仿效,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将知识产权制度放在促 进大学技术转移的核心地位。由于制度情景的不同, 各国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于技术转移的方式、程度和效 果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对经历了经济体制转型的中国 而言,在“计划”和“市场”两个不同的制度背景下 ,知识产权影响大学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性逐渐呈现 。
张寒*的《中国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制度关 系演进的案例研究》以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为背景,以 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以清华大学为典型案例,研究 了知识产权与大学技术转移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计 划经济时期,大学科研项目主要源于国家的科研任务 ,公有制的产权特征渗透到各个领域,大学知识和技 术的后续开发和应用是在非产权激励的“场域”中进 行;改革开放初期,知识产权制度快速建立起来,知 识和技术进入私权保护的范畴,并成为技术市场中“ 有价交换”的对象和校办企业技术转移的重要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全确立和产权制度改革,大学技术 转移需要首先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理清大学、发明 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产权关系。
大学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不同阶段 大学技术转移的目的、方式和特征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大学技术转移活动中重要的资源 基础,知识产权的制度协调着网络中不同利益行动者 的契约关系,维持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基于各国制度 条件的差异性,知识产权归属没有*优模式,需要依 据技术转移的需求和制度“场域”的特征,做出相应 的规定。对我国而言,需进一步明确技术转移过程中 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问题。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与大学技术转移是关系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国家制度变迁为背景,以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以清华大学为典型案例,并与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其目标是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发挥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功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目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目录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语文闲谈
¥12.2¥29.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