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寅恪的学说-(第二版)

陈寅恪的学说-(第二版)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768144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807681441 ; 978-7-80768-144-1

本书特色

陈寅恪,被誉为“全中国学问*大的人”“教授的教授”“活字典”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二十年研究,再现国学大师陈寅恪一流风骨兼具三联版《陈寅恪的*后20年》《陈寅恪集》之风格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本书将诠释何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全新装帧,精装典藏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二十年研究,再现国学大师陈寅恪一流风骨 写作风格近于《陈寅恪的*后20年》,而内容又近于对《陈寅恪集》的整体把握提炼,无论对于研究陈寅恪学说的资深学者,还是对于普通的历史文化和学术思想爱好者,都是很有意义的参考读物 全新装帧,精装典藏大师远去,思想不灭剖析陈寅恪思想之精要,彰显大师治学为人之精神由于《陈寅恪的*后20年》等作品的解读,国人对于已去世多年的著名史家陈寅恪的学术和人品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谓“举国争说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关于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但从名人对他的评价就可知陈寅恪学识的渊博。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大学者吴宓称他是“全中国*博学之人”,等等。 陈寅恪是史学家,也是思想家。是大学问家,不是小学问家。他的著作里有一种顶天立地、独立不倚的精神,充满恒定的精神信仰力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视为他的学术思想的精神维度。他的学说的力量源泉,不只在于博雅的考据功夫和深沉的家国之情,还在于义宁陈氏一族的优美家风门风。 陈寅恪本人的魅力何在?其治学方法有哪些?何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思想和学术对中国、对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都是读者极感兴趣的问题,本书将一一解答。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吴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渊博、*有识见、*能用材料的人。——胡适影响我*大的是陈寅恪。——季羡林著名学者陈寅恪学说的观念依据和研究方法,以及平生治学累积的重大创获,与他的为学境界和人格精神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互为表里,内外无间。刘梦溪先生指出,“现代学者中,很少有像寅恪先生的著作那样,里面蕴含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有时你甚至会感到这种力量过于滞重,仿佛不是每一篇文章,或每一句话,而是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力。”那么,陈寅恪的著作中具有哪些精神维度值得现代学者所借鉴?且看刘梦溪先生的条分缕析与娓娓道来。 ——《人民政协报》作者结合义宁之学的渊源和时代环境,从文本出发,忠实原典,并勾索陈著各种文本的内在逻辑,三复其义,“以陈解陈”,循此路向解读和释证陈氏学说,自成把握陈氏学术创获与方法的简明通透之进路。 ——《天津日报》刘梦溪先生将他所认识到的陈先生之学说内涵和研究方法,作一简括的梳理,著成接地气的《陈寅恪的学说》一书,大大增加我对陈先生的“了解之同情”。 《陈寅恪的学说》一书,从陈氏学说的多重面向加以梳证,陈寅恪先生的学说博大精深,刘先生“不避寒暑,不择刚柔,不分昼夜,以诵读为课业,反复钻味”,故了然于胸,言辞成章,仅用十余万字便理清脉络,足见下了大工夫。业内人士评价说,《陈寅恪的学说》一书写作风格近于《陈寅恪的*后20年》,而内容又近于对《陈寅恪集》的整体把握提炼,无论对于研究陈寅恪学说的资深学者,还是对于普通的历史文化和学术思想爱好者,都是很有意义的参考读物。 虽说“简括”,却包含了作者多年来研究陈先生*为精深的思考和体验,庶几达于“神理相接”,见证见悟,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陈先生的著作里有一种顶天立地、独立不倚的精神,充满恒定的精神信仰力量。这是为学者应该用心体察的。 ——《厦门晚报》

内容简介

陈寅恪是史学家,也是思想家。是大学问家,不是小学问家。他的著作里有一种顶天立地、独立不倚的精神,充满恒定的精神信仰力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视为他的学术思想的精神维度。他的学说的力量源泉,不只是在于博雅的考据功夫和深沉的家国之情,还在于义宁陈氏一族的优美家风门风。
陈寅恪本人的魅力何在?其治学方法有哪些?何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思想和学术对中国、对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都是读者极感兴趣的问题,刘梦溪编著的《陈寅恪的学说》将一一解答。

目录

引端
**章 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
一 世家子弟
二 家国情怀
三 学术托命
四 乱离岁月
五 晚年心事
六 文化丰碑
第二章 工具·材料·观念·方法
一 “敢并时贤较重轻”
二 时代学术之“预流”
三 “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
第三章 打通文史和追求通解通识
一 “达于大道”的通人之学
二 诗文证史的艺术之境
第四章 “中西体用”的文化态度
一 “绝不从时俗为转移”
二 “中西体用资循诱”
三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四 佛教中国化乃“一大事因缘”
五 文化移植和“新机重启”
第五章 种族与文化的学说
一 种族文化与李唐一代的国运兴衰
二 文化高于种族
三 标举圣人“有教无类”之义
四 华夷之辨与文化融合
五 《时世妆》和礼俗变异
第六章 陈氏阐释学
一 “了解之同情”:阐释的先验态度
二 “释证”“补正”“参证”:阐释的多元途径
三 “既解释文句又讨论问题”:阐释的思想向度
四 比较阐释和心理分析:阐释的现代意味
五 古典、今典双重证发:阐释的学问境界
六 环境与家世信仰的熏习:阐释的种子求证
第七章 佛典翻译和文体革新
一 古文运动和唐代“新文体”
二 佛典翻译与文体革新
三 “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
第八章 陈寅恪学说的精神维度
一 “贬斥势利,尊崇气节”
二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 陈氏一族的“优美门风”
附录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历史学者,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很少有另外的学者像他一样得到当时、后世一致的承认。1934年,他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写道:“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
这些话,用来评价寅恪先生自己,完全若合符契。
寅恪先生在上述序言中还说:“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其间倘亦有能读先生之书者乎?如果有之,则其人于先生之书,钻味既深,神理相接,不但能想见先生之人,想见先生之世,或者更能心喻先生之奇哀遗恨于一时一地,彼此是非之表欤?”
笔者多年来一向喜读寅恪先生之书,虽囿于平日研治范围,限于学养,不能做到通解,但不避寒暑,不择刚柔,不分昼夜,以诵读为课业,反复“钻味”,虽不敢自称“神理相接”,然于先生其人其学其时其世其哀其痛似微有所悟,是又无须讳言者。今特将我所认识到的陈寅恪先生之学说内涵和研究方法,做一简括的梳理,庶几可增加对这位大史学家同时也是大思想家的“了解之同情”。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观念和治学方法是非常自觉的,他自己也颇为着重。当《柳如是别传》完稿之后的1968年,即他逝世的前一年,曾寄望于助手黄萱,说:“我的研究方法,是你*熟识的。我死之后,你可为我写篇谈谈我是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文章。”黄萱感到力不从心,且在当时环境下不能笔录寅恪先生的口授,只好难过地说:“陈先生,真对不起,您的东西我实在没学到手。”寅恪先生用很低沉的声音回答:“没有学到,那就好了,免得中我的毒。”
痛哉,斯言!从中亦可见出寅恪先生对自己为学的过程和研究方法何等重视。
当然话说回来,寅恪先生一生说诗、治史、博学、通识,涉猎极广,远非旧日四部之学所能范围。且为学进境数变,越到后来越倾向于深入掘发诗中之史和史中之诗,以及历史事相的深层结构和历史人物的心理结构,古典今情,探微发覆,会通文史,以释证诗文来完成史家的职司。此种情况,给我们准确地把握其学术创获和研究方法带来不少困难。我的方法是,结合义宁之学的自身渊源和时代环境,从文本出发,忠实原典,并勾索陈著各种文本的内在逻辑,三复其义,“以陈解陈”。循此路向解读和释证陈氏学说,所阐述之内容,虽不能说必中,亦不致霄壤远隔。
笔者试从陈氏学说的多重面向加以梳证,计分八章:**章,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第二章,工具?材料?观念?方法;第三章,打通文史和追求通解通识;第四章,“中西体用”的文化态度;第五章,种族与文化的学说;第六章,陈氏阐释学;第七章,佛典翻译和文体革新;第八章,陈寅恪学说的精神维度。以下,循此章次试分别论之。

作者简介

刘梦溪,当代文化历史学者。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近年著述有《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陈宝箴和湖南新政》(2012)、《陈寅恪的学说》(2014)、《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2015)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