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2016-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上)
1星价
¥38.7
(6.7折)
2星价¥38.7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193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65719325 ; 978-7-5657-1932-5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媒介前沿,理论与历史,视听传播,新媒体。
内容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上》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高晓虹教授主编,对2016年上半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包括媒介前沿、理论与历史、新媒体、书评、传媒教育等版块,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新发展等各个方面,所收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主要聚焦国内外新闻行业动态、追踪各领域理论研究前沿,旨在服务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搭建学界业界的沟通桥梁,促进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媒介前沿
媒介化的暴力、网络霸凌与青少年:研究回顾和中国视角
重构电视:媒介化视角下手机电视的场域再造
屏媒体时代时政报道的视觉呈现创新
——对2016年“两会”新闻报道的解读
从边缘到核心:大数据背景下数字记忆的发展与展望
理论与历史
“准摩登女性”与新感觉经验
——杜就田时期《妇女杂志》中的图像话语分析
景观、人与历史
节目主持人评价及其理论模型建构
基于共生理论的京津冀传媒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视听传播
视频直播新常态:移动化、社交化、矩阵化
华语电影中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研究
——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视角
艰难的去“污名化”
——从健康传播学的视角考察艾滋病的影像呈现
跨文化语境下的受众研究:中国观众对美剧解读的诠释学分析
台湾大学生对《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纪录片的解码
新媒体
“巴巴爸爸”去世引发的“80后”在线童年回忆研究
打造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事件的分析架构
——以“微博打拐”为例
新生代媒介的构建:香港青年社交网络中的文本流动与文化变迁
——以“100毛”Facebook专页为例
社会·话语:网络流行语与时代的共变
互联网使用和社会组织参与之关系:对中美两国相关数据的分析
媒介化的暴力、网络霸凌与青少年:研究回顾和中国视角
重构电视:媒介化视角下手机电视的场域再造
屏媒体时代时政报道的视觉呈现创新
——对2016年“两会”新闻报道的解读
从边缘到核心:大数据背景下数字记忆的发展与展望
理论与历史
“准摩登女性”与新感觉经验
——杜就田时期《妇女杂志》中的图像话语分析
景观、人与历史
节目主持人评价及其理论模型建构
基于共生理论的京津冀传媒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视听传播
视频直播新常态:移动化、社交化、矩阵化
华语电影中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研究
——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视角
艰难的去“污名化”
——从健康传播学的视角考察艾滋病的影像呈现
跨文化语境下的受众研究:中国观众对美剧解读的诠释学分析
台湾大学生对《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纪录片的解码
新媒体
“巴巴爸爸”去世引发的“80后”在线童年回忆研究
打造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事件的分析架构
——以“微博打拐”为例
新生代媒介的构建:香港青年社交网络中的文本流动与文化变迁
——以“100毛”Facebook专页为例
社会·话语:网络流行语与时代的共变
互联网使用和社会组织参与之关系:对中美两国相关数据的分析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