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88-2009)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919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5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16191934 ; 978-7-5161-9193-4
本书特色
易淑琼所*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
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为方法,进入马华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88-2009年)空间,从传媒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探讨二十年间马华文学思潮在主体性建构焦虑中由“马华文学”向“文学马华”的审美嬗变。
在这种审美形态的转换中,文艺副刊始终作为马华文学权力场域隐形的结构性力量介入和干预其中。而由于“小文学”的马华文学主要栖身在以文化为中介、以商业为底色的报纸副刊中,在“文化办报”策略下,《星洲日报》文艺副刊运用“文学—文化”的制作程式推动了马华文学思潮的审美嬗变。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为方法,进入马华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88-2009年)空间,从传媒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探讨二十年间马华文学思潮在主体性建构焦虑中由“马华文学”向“文学马华”的审美嬗变。在这种审美形态的转换中,文艺副刊始终作为马华文学权力场域隐形的结构性力量介入和干预其中。而由于“小文学”的马华文学主要栖身在以文化为中介、以商业为底色的报纸副刊中,在“文化办报”策略下,《星洲日报》文艺副刊运用“文学—文化”的制作程式推动了马华文学思潮的审美嬗变。
目录
作者简介
易淑琼,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现为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曾较长时间从事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与人合作整理唐代诗文集《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校录》(齐鲁书社2012年版),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曾有单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目前学术兴趣在海外华侨华人文献信息整理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近年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暨南学报》《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1.3¥52.0 -
她们
¥19.2¥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5.5¥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0.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1.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0.3¥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山月记
¥19.5¥39.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0.9¥49.8 -
我与地坛
¥15.4¥28.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5.1¥42.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茶,汤和好天气
¥12.3¥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夏日走过山间
¥12.6¥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8.3¥58.0 -
通往天竺之路
¥23.8¥58.0 -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16.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