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农村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 ISBN:97871092003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109200371 ; 978-7-109-20037-1
本书特色
陈素琼*的《农村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对辽宁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代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代际差异,然后将农户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并从务农劳动力和土地规模两方面分析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产生的影响,*后以水稻和玉米两大主栽高产粮食作物为例,探讨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内容简介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随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规模及其比重不断扩大,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已经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一群体的主力军。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而粮食的生产和供给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于粮食生产投入产出要素及其技术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同代际劳动力转移是否会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一定冲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粮食安全与培训新型农民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辽宁省的调研,首先分析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代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代际差异。研究显示,新生代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3.55岁,总体上男性居多,未婚的比例为56.25%,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8年;男性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更倾向于成为技能工人,而女性则从事服务类工作;更倾向于县外省内的中长距离流动,务工所得主要用于自己消费。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新一代外出务工劳动力与**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受教育程度和未婚比例均明显高于**代外出务工劳动力;更倾向选择县外省内流动,而非**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偏好的乡外县内或者跨省流动;选择成为技能工人,而不像**代外出务工劳动力从事力工、零工这样的工作岗位;相比于**代外出务工劳动力,汇款金额明显减少。 《农村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将农户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并从务农劳动力和土地规模两方面分析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加大了女性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但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更明显,而第1代劳动力转移对女性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增加作用更加显著。土地流转方面,水稻种植户的土地流转规模比非水稻种植户更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并非所有农户都对流转期限进行约定,有约定的期限一般在5年以下,签订书面协议的比例不算太高,村集体中介或者土地流转机构的介入程度较低,并没有发挥相关作用;无劳动力转移农户更倾向于土地转入行为,土地转出行为农户中所占比重更大的是第1代劳动力转移农户和第1代和新生代劳动力转移并存农户。进一步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比例、村到镇上的距离对土地转入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均耕地面积有利于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发生;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年人均收入水平、村到镇上的距离均与土地转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务农劳动力总量对土地转出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目录
作者简介
陈素琼,湖南岳阳人,1981年4月生,2009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工作,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入选沈阳农业大学“天柱山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6年3-8月在韩国江原大学讲学交流。近年来,在教学上主要讲授《应用统计学》《农村社会调查》《产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课程。参加校级教改课题多项,参与的教改项目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三等奖1项。在《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问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花史左编
¥37.4¥68.0 -
魔芋种植新技术
¥5.4¥15.0 -
芙蓉鸟的饲养与繁殖
¥2.2¥4.0 -
阳台种菜
¥49.4¥78.0 -
怎样提高蝎子养殖效益
¥20.4¥29.8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49.2¥69.8 -
禽生产技术
¥39.2¥58.8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
¥22.0¥30.0 -
农业机械学 第二版
¥45.6¥67.5 -
手性农药手册
¥61.7¥88.0 -
小型盆景制作与赏析
¥20.7¥29.0 -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技术(第2版)
¥5.9¥14.0 -
养蜂的秘密
¥32.8¥80.0 -
植物保护技术 第三版 种植类专业
¥25.3¥38.5 -
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
¥69.3¥198.0 -
龙眼谱:外二种
¥20.2¥28.0 -
二十四节气话种菜
¥36.9¥69.0 -
特种养殖致富快车图说蝎子高产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第3版)
¥11.3¥19.8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林下生态养鸡关键技术问答
¥8.8¥29.0 -
甘蓝优质栽培新技术
¥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