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栽培生理及其生长模拟

包邮大麦栽培生理及其生长模拟

¥19.6 (5.4折) ?
1星价 ¥19.6
2星价¥19.6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2959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94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11629593 ; 978-7-5116-2959-3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大麦栽培生理及其生长模拟,从大麦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大麦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大麦籽粒灌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专业指导性强,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内容简介

《大麦栽培生理及其生长模拟》一书主要内容是围绕大麦栽培生理及其生长模拟, 从大麦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 大麦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 大麦籽粒灌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专业指导性强, 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目录

第1章大麦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
11大麦生长发育特性()
111大麦分蘖特性()
112大麦叶面积及其叶面积指数()
12大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
121春大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
122冬大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第2章大麦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特性()
21春大麦氮素积累与转运()
211春大麦植株各器官含氮量的动态变化()
212春大麦植株各器官氮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213春大麦植株各器官氮转运特点()
22冬大麦氮素积累与转运()
221冬大麦各器官氮含量特点()
222冬大麦植株氮积累和转移特点()
223冬大麦各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
第3章大麦籽粒灌浆特性()
31氮肥水平对大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311不同氮肥处理下大麦的籽粒灌浆动态()
312不同氮肥处理下大麦籽粒的灌浆特点()
313不同氮肥处理下大麦籽粒灌浆的阶段特点()
32播期对大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321播期对大麦籽粒增重的影响()
322不同播期处理大麦籽粒重的积累特点()
323不同播期处理大麦籽粒重的阶段积累特点()
第4章大麦产量、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
41播期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形成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411播期对大麦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412播期对大麦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413播期对大麦蛋白质的影响()
42氮肥对大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421氮肥对大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422氮肥对大麦游离氨基酸影响()
423氮肥对大麦蛋白质的影响()
43籽粒蛋白质积累与其他器官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积累的相关分析()
431大麦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其他器官游离氨基酸积累量的相关分析 ()
432籽粒蛋白质积累与其他器官蛋白质积累的相关分析()
44大麦籽粒蛋白质积累的特点()
45大麦叶片、茎秆、籽粒等器官总RNA的提取()
第5章大麦抗性生理()
51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511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512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盐害指数的影响()
52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521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22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气孔导度的影响()
523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524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蒸腾速率的影响()
525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NaCl胁迫对大麦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531NaCl胁迫对大麦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32NaCl胁迫对大麦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54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541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H2O2含量的影响()
542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APX活性的影响()
543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GR活性的影响()
544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AsA、DHA含量及AsA/DHA比值的影响()
545NaCl胁迫对大麦籽粒GSH、GSSG含量及GSH/GSSG比值的影响()
第6章大麦生长模拟模型()
61大麦顶端发育和物候期模型()
611作物发育温度热效应Beta模型的理论分析()
612模型描述及检验()
62大麦主茎叶龄与单株绿叶面积模型()
621模型的假设与描述()
622品种遗传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检验()
63大麦叶面积指数模型()
631模型的描述()
632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检验()
64大麦穗和茎秆生长模型()
641模型的假设与描述()
642品种遗传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检验()
65大麦干物质积累模型()
651光合作用模型()
652冠层呼吸作用模型()
653干物质积累()
654模型检验()
66大麦干物质分配预测模型()
661模型的描述()
662模型的检验()
67大麦花后穗部氮素积累的特征分析及动态模拟()
671大麦花后穗部氮积累方程及其参数的特征分析()
672大麦花后穗部氮积累动态模型的检验()
68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681模型的描述()
682模型的检验()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徐寿军,系内蒙古民族大学职工,学校编辑部副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