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操修心课:大师巨著全译版

包邮情操修心课:大师巨著全译版

1星价 ¥19.5 (4.9折)
2星价¥19.5 定价¥3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49734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8页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04497345 ; 978-7-5044-9734-5

本书特色

《情操修心课》的主线始终是“情操”二字。在《情操修心课》中,亚当·斯密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同情,同情不再是单纯的悲悯他人的不幸而是感受他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同情不是一种荣耀,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本能。
《情操修心课》为同情找到了新的定位,同时文中对正直、仁爱等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和特征也有深刻的见解,《情操修心课》在未来的伦理学道路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
  ——*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
  ——[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知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

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沉思录》译者 何怀宏
 
*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
  ——《《重庆晚报》报道

目录

**章 情操溯源:什么是人类*原始的美德
1.同情是人类的天性
2.社交中必须要有适度的同情
3.怎样才能表现出适当的同情
4.同情要具有合宜性
5.同情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第二章 情绪密码:逃脱思维困境的正确方式
1.何种痛苦会引起同情
2.同情与爱情的关系
3.对憎恶和愤怒的分析
4.友好激情的重要性
5.正确看待自私情绪
第三章 情感之力:道德社会的强力催化剂
1.怎样激发人们强烈的同情
2.身份不同,所获得的同情也不同
3.不良风气对道德情操的影响
第四章 同情争议:是否需要将美丽与丑恶区别对待
1. 感激和愤怒是人*主要的情感倾向
2. 感激和愤怒要建立在共同认可的基础上
3.给予施恩者合宜的认同,给予损人者合宜的愤恨
4.对施恩者和损人者的行为要具体分析
5.优点感觉与缺点感觉的产生和影响
第五章 仁爱考量:什么是*不可或缺的美德
1. 正义与仁慈的异同之处
2.正义和仁慈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3.正义和仁慈是社会的根基
第六章 行为剖判:什么才是美德的内涵与表现
1.如何评判痛苦与快乐
2.感激和处罚的理论分析
3. 情感对行为的作用
第七章 信仰推论:助推社会道德前进的引力源泉
1.认同是一切 美的源泉
2.赞扬能让人愉悦
3.他人的评判会影响个人的自我评价
4.良心能够造就美德
5.不幸需要理解和同情
6.自制是强者的特质
7.怎样提高道德水平
8.是非之心是信仰的体现
9.责任感会影响人的具体行为
第八章 效用探录:如何让美德发生出更艳丽的花朵
1.效用是愉悦的保障
2.公益事业是一种使命
3.合宜性是对效用的补充和升华
第九章 习俗探秘:不同文明下有关美德的差异性阐释
1.习惯和风气影响人们的审美
2.习惯和风气公影响道德情感
3.文明程度和地域差异会影响美德评价
第十章 境界拷问:差异化视角下的社会德操有何区别
1.道德原则的两个核心问题
2.谨慎可以让美德更高贵
3.人的关心对象有主次之分
4.合宜性对于国家有重要意义
5.博爱之心没有国界
第十一章 美德求索:如何对人类美德展开讨论
1.古代哲学家如何看待美德
2.伊壁鸠鲁:美德存在于谨慎行为之中
3.美德存在于合宜性、谨慎和仁慈中
4.孟德维尔:完美无私的美德并不存在
第十二章 赞同源起:如何看待人类对道德情感的“赞同本能”
1.自爱不能解释所有美德
2.美德是超越理性的存在
3.赞同情感的本源是什么
4.赞同情感的四个决定条件
第十三章 实践方式:优良道德体系如何运行与维护
1.正义支撑整个道德体系
2.雄辩家和法学家对正义理解的异同之处
3.宗教对道德的维护作用
4.只有值得信任才能值得欢迎
5.法律体系对正义准则的维护作用
第十四章 美德形成:如何让人们更有素养
1.自我控制能形成美德
2.人们对不同激情的感受存在差异
3.追求尽善尽美才能真正的美德
4.人们的评价会受身份地位的影响
5.虚荣和骄傲能提高人的素养
附录 亚当·斯密小传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伦理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经济学的创立者,被奉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鼻祖。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情操修心课》和《国富论》。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他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