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

- ISBN:97875203000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20300025 ; 978-7-5203-0002-5
本书特色
彭洪俊*的这本《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 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从历史地理学的视阈, 探究清朝对云南“掌土治民”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正 式行政区划、沐氏勋庄、卫所系统、土司制度等不同 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梳理,揭示清代云南行政区 划及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演进态势。迄至清末,云 南正式行政区划已经在除西南沿边半环地带土司区域 以外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来,清朝在云南直接“掌土治 民”的力量得到*大深化和拓展。“掌土治民”是清 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基础, 也是推动其发展演进的内在因素。
内容简介
彭洪俊*的这本《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从清代云南土地人口管理体制的变迁切入,解析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轨迹,本书核心内容构成互相衔接、层层递进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在全面把握清代云南社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沐庄、卫所、土司制度及行政区划体制演进的考察,勾勒清代云南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历程,在此基础上解析清代国家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空间及人口构成状态下掌土治民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 第二,从行政区划制度的视角出发,结合清代云南不同区域人口与土地管理模式变化,审视清代云南边疆民族特殊地区“掌土治民”在行政区划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而考察清代云南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的构建及其演进轨迹。 第三,以国家对云南人口与土地的直接掌控为基本标尺,建立清代云南行政区划演进的空间模型,考察清代国家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拓展范畴。 第四,透过清代国家围绕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掌土治民范围及力度强化所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勾勒制度变迁影响下清代云南行政区划体制与内地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目录
作者简介
彭洪俊,男,1985年生,云南牟定人。201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