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80917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08091747 ; 978-7-5080-9174-7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继《大成传习录》之后又一部指导弟子正确练拳习禅的讲习著作。“立禅”是王选杰先生对大成拳修炼法门“站桩”的称呼,是其对“站桩”的内涵——以身正心、以心印物、以物用心的深刻参悟,也是对中国传统拳理真谛认识的一大飞跃。作者挖掘先师遗训,广采名家之言,在自身多年研习修为的实践基础上,围绕大成拳的中心理念如“劲、力、势、气、神、中”等,深刻揭示了大成拳修练途径和方法要领的文化意蕴,廓清了遗存多年的认知误区,给大成后学明确了方向和原则,裨助直达增强生命之气,不必作意于劲与力而能随势而发的自然之境。著名学者、密宗上师谈锡永教授随读随批,颇多高屋建瓴之论和画龙点睛之笔,从而使得本书不仅成为拳学经典,更可作为完善生命、成己成物的人生读本。
内容简介
密宗上师、谈锡永教授点评推荐:什么是立禅?即是进入禅的境界,禅的境界远离分别。什么是分别?依名言来认识事物是分别,例如说拳法、腿法,那便是依名言来作分别;依概念来认识事物亦是分别,例如说洪拳、咏春拳,那便是依概念来作分别。凡落分别都不是禅。若拳手能入禅境,便能得“意”。这里说的“意”,即是佛家的“清净无分别意”。既能得“意”,即能依意成形。所以,拳师发出的形,亦需无作意而发,一落作意即成分别。于对拳时,由“意”适应对方而发招,而不是揣摩对方的形而以形相抗,这便是“立禅即意”。
目录
作者简介
于鸿坤(阿龙),大成拳传人、大成立禅法脉传人,文化行者。自幼习文学武,诵读经典,曾随路文瑞大师习南极派通臂拳法;随马贤达大师系统学练八极、翻子、劈挂、鞭杆等法门。上世纪80年代,始随大成拳大师王选杰先生习练大成拳之功、技、理、法,王师赐名“鸿坤”,并题赠“鸿坤弟子,断手**,大成正宗,衣钵传人”以寄厚望,王师辞世后继续追随常志朗大师研习大成拳。其后数十年,遍访佛学、国学、拳学大家,希冀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以求贯通拳理精髓,突破拳法局限,从而通达人生真谛。重要著作有《大成拳学真谛》《大成拳》十卷本(前三卷已正式出版)和《大成传习录》。 谈锡永,当代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学术顾问,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研究,尤重汉藏佛学。2008年应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之邀参与创办世界**间汉藏佛学研究机构——中国汉藏佛学研究所,也是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创办人,西藏密宗官方网站(Rigpa Sherdra网站)将他列名为宁玛派上师及当代上师。多年来游历欧美各地弘扬如来藏学说,译著佛学典籍70余种。此次批读鸿坤《立禅即意》,既有奖掖后学的古道热肠,也是他用佛家如来藏思想贯通大成拳学、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11.8¥36.0 -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托班(上册)(全五册)我亲亲.红点点.香果果.雪花花.孵蛋蛋
¥18.1¥35.0 -
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系列教材HTML 5应用开发案例教程/吴英宾 王琰琰
¥28.5¥39.8 -
漫漫人生,步履不停
¥26.5¥49.0 -
长短经·全注全译 (上中下全三册)(清朝乾隆皇帝、国学大师南怀瑾极力推荐)
¥52.8¥108.0 -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Premiere Pro CS6)(第2版)
¥32.4¥49.8 -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透过文化之镜——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
¥41.8¥68.0 -
农民工的孩子们-流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63.4¥79.0 -
十六金符斋印存
¥10752.0¥16800.0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26.0¥78.0
-
寻味中国
¥22.0¥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馔馐谭
¥17.0¥23.0 -
茶经(黑白版)
¥10.3¥48.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22.6¥39.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门外文谈
¥16.1¥3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8.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7¥39.8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东瀛印象记
¥20.1¥35.0 -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30.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