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意象范畴的流变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0020955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50020955 ; 978-7-5500-2095-5
本书特色
《意象范畴的流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探索相互融贯又各具形态的审美意识和感知方式,以辨其演变及深层的美学含义,阐发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论点。故本书对所涉及的各美学范畴,力求推原其本,以探究其原有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动因,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汇聚了蔡锺翔、陈良运、涂光社、袁济喜等诸多知名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在遵循基本撰写体例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观点,彰显“和而不同”的学术自由精神,融会中西,将中国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相比较,提出了诸多学术锐见。该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论史的研究及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目录
作者简介
胡雪冈,原名胡焕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编著有《孔尚任和桃花扇》、《高则诚集》(合作)、《温州南戏考述》、《温州南戏论稿》、《〈红楼梦〉回评本注释》、《意象范畴的流变》等;曾参与《中国美学范畴辞典》《唐宋诗词评析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的撰写;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