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07808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0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40780838 ; 978-7-5407-8083-8
本书特色
王国维的治学成就及方法,大致可总结为三点:一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为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为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作为普及类读物,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国学大师王国维,重在细致解读其各项学术成就及研究方法,品评其治学观点,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快速全面了解这位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揭开国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书中另有《甲骨文史话》一篇,旨在普及甲骨文研究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常识。
内容简介
今年是王国维逝世90周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zui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国学大师王国维,重在细致解读其各项学术成就及研究方法,品评其治学观点,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快速全面了解这位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揭开国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书中另有《甲骨文史话》一篇,旨在普及甲骨文研究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常识。
目录
3**章 时代家世
10第二章 海上居
19第三章 留东前后
29第四章 哲学欤?文学欤?
39第五章 由叔本华到《〈红楼梦〉评论》
52第六章 《人间词》与《人间词话》
69第七章 京都四年
69一 再次东渡前夕
71二 献身新学问
78三 先把戏曲研究告一结束
85四 从《简牍检署考》到《流沙坠简》
93五 甲文初试身手
98六 金文盖过前修
105七 敦煌写本题跋
111第八章 归国及《魏石经考》
119第九章 卜辞研究新成绩
130第十章 治学与自学
143第十一章 交游
158第十二章 南书房行走
169第十三章 清华园里
183第十四章 葬身昆明湖后
197《王国维评传》后记
甲骨文史话
201一 有字的“龙骨”
205二 《铁云藏龟》问世前后
209三 罗振玉和甲骨学
215四 甲骨文的名称及其他
222五 怎样阅读甲骨文
231六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35七 王国维及其对甲骨文的贡献
243八 甲骨的流散和外国人研究甲骨文
247九 郭沫若与董作宾
257十 “四堂”外的甲骨文研究专家
262十一 谈谈卜辞怀疑论者
266十二 甲骨文字的研究方法
271十三 以往的成绩
·附录·
279一 甲骨学研究论著要目
283二 甲骨文大事年表
287三 王国维生平简表
节选
**章时代家世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礼堂,又号观堂。清光绪三年,即公元一八七七年,出生在浙江海宁城内双仁巷。 据说,这一家本是开封人氏,南宋时期渡江南下,世世代代,定居海宁,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掀开王氏族谱看看,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但是,仔细推寻,却是普通清寒人家。从王国维倒数上去四代,虽算读书人,可连个举人也没有。在那非常看重功名的年代,王家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微的。何况海宁更是与别处不同。莫说是秀才、举人,即使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也不足为奇。鼎鼎有名的“海宁陈家”,自清代初年以来,几乎历朝都有入阁的。若说江南是人文荟萃之乡,那么海宁陈家便是屡世簪缨的典型。公元一七〇三年,当陈邦彦、陈世倌殿试同时中式的时候,康熙皇帝玄烨举手对陈元龙说:“你家又添上两个翰林了。”像这样流传下来的佳话,不用说海宁是家喻户晓,就是全国僻远的山村也传遍了。不是吗?甚至清代末年民间还盛传乾隆皇帝弘历是陈阁老所生咧。[1] 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字与言,号斋。自幼本是读书的,不过生当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连年战伐,不得安宁,只好弃儒从商。这样,比做秀才,教蒙馆,生计宽裕,何止十倍。所以王国维三十岁那年,追述其家境时说:“余家在海宁,故中人产也。一岁所入,略足以给衣食。”这倒是实在的。王国维四岁,母亲去世,九岁那年,他父亲三十八岁,娶了一个继母;第二年又在西门内周家兜盖了一栋新屋。这充分说明王家是个小康人家。周家兜的住屋,至今还保存。而且旧貌依然。海宁县治迁到硖石去了,这里改称盐官镇。王氏故居就座落在镇西,正当钱塘江口。离海塘不过几百米,是一栋坐北朝南的两进瓦屋。前进三间平房,后进也一式三间,但有两层。楼房窗口对着杭州湾,可以看到海潮起落。 说到海潮,确是大自然一种奇异景象。自古以来,旅游者为了来钱塘观潮,往往不辞千里之行。文人学士留下描写海潮的名篇佳什,至少也有几千篇吧。宋代文学家周密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清代青年诗人黄仲则所写的《观潮行》也有这样的句子:“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生。” 伴随海潮这种奇异景象而来的是神话故事。在所有有关海潮的神话故事中,*为人们所爱说的莫过于伍子胥由于愤怒而激起洪潮。 王国维生长江海之滨,从穿衩裆裤起,日日夜夜见惯和听惯了海潮的雄姿与巨吼,能不在心坎上刻下深深的印迹吗?是的,在他的作品中,也曾写过海潮。可惜的是汹涌的海潮,给他带来的不是气势磅礴,心雄万夫;而是“潮起潮落,几换人间世”!“人间孤愤*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人生无穷无尽的哀愁、愤懑,有如潮起潮落,永无休止。这,大概与他凄苦的童年生活分不开吧。 王国维孩提时母亲就去世了。只有一个比他长五岁的姊姊相伴着。父亲一出远门,就把这对伶仃的小孩交给祖姑母照看。显然,“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便是不幸的童年所造成。 王乃誉虽说以经商维持生计,但毕竟不是市侩之流。他贸易之余,时常读书,并勤于作诗、写字。还喜欢绘画和篆刻。与做官的戚友,也有往来。曾经被邀到溧阳做县衙门的师爷。王国维十一岁时,王乃誉从溧阳回海宁居丧,从此不再出远门。每天王国维从私塾放学回家,做父亲的就在灯下指导儿子的功课。 所谓功课,就是练习写八股文、试帖诗,这是封建王朝统治下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所规定的。唐宋时考试的科目是诗、赋,明清以后,取士以八股为主。什么叫作八股呢?就是考试作文有固定格式。全文除开头结尾,共分四大段落,每段分两股,合成八股,又称八比。八股文前头开端两句为“破题”,破题之后为“承题”,不过三四句;以下是“起讲”,俗称“冒子”,也只有十来句。下面就分股了。八股文命题范围不出“四书”,主考者在“四书”中任意拈一句或半句作为试题,把“四书”中本来有固定内容的句子割裂成全无道理的题目,据说这样更可以看出作文的人的“巧思”。例如:王国维考取秀才的八股文题目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出于《论语·先进第十一》篇。原文是:“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这样全无道理的命题,还规定作文时不能牵涉,“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八股文连用字也有规定。比方“承题”“起讲”**句**字必须是虚字,只可用“夫”和“盖”。一篇八股文,全是“今夫”“且夫”。内容上只要把“四书”传注敷衍就行,断断不能各抒己见。而且必须用孔丘、孟轲的口气说话,“所谓“代圣贤立言”。一篇八股,大约七百字,完篇并不难。学做八股的窍门是熟读“四书”并背熟几篇当时著名的八股文,揣摩它的腔调,进行模仿。试帖诗即五言排律八韵,也不讲内容,只要切题、合于平仄、不走韵就行了。八股、试帖,被主考看中,算是中式。县考录取入学称生员,社会上叫作秀才,凡是具备秀才资格的,可以参加省考,又名乡试。乡试合格,俗称举人,举人可上京应会试,会试中了叫进士,方可殿试,殿试及第前三名,通常称状元、榜眼、探花。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无上荣誉”。从秀才到进士,各级考试都十分看重书法。而且每升一级,对书法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试卷上的字体也有一定格局,清代殿试还加试满文。知识分子要想当官,只有走八股这条道路。所谓科举出身才是正途。当官既然必须得力于八股,所以知识分子不惜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这块敲门砖上,终日摇头摆脑哼个不辍,除了八股之外,一事不知。固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唐宗宋祖是哪一朝的皇帝也搞不清楚。明末清初大学者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莫不痛骂八股,把八股看作仇敌。吴敬梓《儒林外史》这部书所刻画所讽刺的人物,也正是八股先生。可是,封建统治者却依靠八股来钳制人的思想,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因此,满人入关后,仍继续实行开科取士,用八股作为禁锢知识分子的*好工具。 王国维从七岁入私塾,到十六岁考取秀才,整整十年光阴,完全消耗在举子业上。直到十六岁这年,偶然在友人处得见《汉书》,才开拓眼界。不久,便用自己从小积蓄的钱在杭州书肆买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认为这是“平生读书之始”。本来埋头八股中不叫作读书啊。 王国维两次到杭州参加乡试,都失败了。甲午中日之战,他已十八岁。像当时国内许许多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开始觉醒。特别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凡有知觉的人,都不能不为之惊忧!《马关条约》比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更为苛刻。要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白银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还不及赔款的三分之一! 这时,北京城里,著名的“公车上书”古时候,赴召应试的人,都随同会计吏搭乘公家车辆入都。后世相沿称举人赴京赶考为公车上都。所谓公车上书就是指举人联名上书请愿。事件发生了。 先是广东南海康有为,一八八八年入京,应顺天乡试,上书皇帝,提出变法。遭到打击后,回到广州,讲学于长兴里万木草堂。学生中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约二十余人。其中梁启超以举人拜身为秀才的康有为为师,自然增重了康有为的地位。过了两年,学生竟达百余人。与此同时,康有为还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鼓吹变法改制。*后又写了《大同书》。 一八九五年,康有为再度入京应试。获悉《马关条约》各款内容,万分激动。立刻要梁启超联合广东籍的举人上书反对签约。各省举人闻讯纷纷响应。于是,康有为连夜起草长达一万四千言的请愿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并在达智桥松筠庵开会,签名者共达一千二百余人。这件事很快轰动全国。 上书者的口号是:救亡必须维新,维新是为了救亡;继续因循守旧,将来皇帝求为长安布衣亦不可得。 国家的命运,陷于危殆,刚刚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痛感到有向西方学习的迫切需要。事实明摆着:为什么日本能战胜中国?就是因为日本向西方学习,结果由弱小变成强大。中国势必要向西方学习,再不能凭传统的老一套了。形势教育人,新的思想像海潮般冲击而至。这时,王国维才知道世界上还有来自西欧的所谓新学。 但是,怎样才能接触新学呢?这与两年前发现《四书》八股之外,尚有《史》《汉》完全两样。当时能直接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只有极少数外交官及留学生。其余的人,仅仅依靠外国传教士和*早的留学生,以及侨居国外偶然还乡的一些人口述或翻译一些书刊,从中得到一点非常粗浅的知识。像上海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容闳、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书,特别是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人人争着看,影响很大。可是滴水不能解渴。追求真理,立志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分子,莫不梦想出洋留学。 一九〇〇年以前,中国留学生统统不过几百人。一九〇五年后,突然激增了十倍、二十倍。尤以留日的人*多,曾经达到两万以上。可以想见时代急促的变化,迫使人们的思想紧追。知识界的情况一天不同一天。 不过,出洋留学不是容易的事。官费生少,机会难得;自费吗?更加成问题。据鲁迅回忆:一个日本官费留学生,每月三十六只大洋,生活并不宽裕。见鲁迅《华盖集续编·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就以三十六元一个月计算,一年也非四百多元不可。还有往来的路费未包括在内。而据罗振玉记述:他家这时以“泾河薄田百亩”出售,仅“得钱千余缗”。罗振玉在淮安教馆,一年的收入,*高额从未超过八万钱。八万钱即八十缗,合银元二十多见罗振玉《集蓼编》。。因此,中产之家,绝对供不起留学生。王国维只好望“洋”兴叹,自恨“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居恒怏快”了。 不过既然春天已经到来,很快就会满园春色,不愁新学无法接触。 一九〇五年后,维新运动逐渐形成。维新派的种种宣传活动,不断开展。开学堂,办报纸,立学会,成为这个时期*时髦的事情。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甲午战后二三年内,各省有学会二十四、学堂十九、报社八,共计五十一。”李提摩太《留华四十五年记》载:“仅报纸一项,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七年,就由十九种增至七十种。”事实上,后者仍然是不完全的统计。正是在这种“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欧云樵语。的社会风气之下,留心新学的越来越多。上海《时务报》应运而生了,并且风行一时,正如胡适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时务报》的时代了。 [1]见孟森《海宁陈家》,载一九七九年《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 ……
作者简介
萧艾(1919—1996),古汉语文字学家、中国文学史家。湖南宁远人。原名萧家林。长期从事甲骨文、中国文学史、中国氏族学的研究。创立的“中国文学史应从卜辞文学始”的理论,提出的“丝绸之路应名玉石之路”的见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著有《殷契偶拾》《甲骨文史话》《王国维评传》《一代大师——王国维研究论丛》《王国维诗词笺校》《《世说》探幽》《王湘绮评传》等。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5.7¥2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36.5¥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经典常谈
¥4.3¥14.8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4.9¥29.8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16.0¥2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30.4¥39.0 -
庄子
¥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