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的张力-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四位小说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抒情的张力-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四位小说家

1星价 ¥28.1 (7.2折)
2星价¥28.1 定价¥39.0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青年文论的新尝试,值得研读。

2023-12-14 11:44:03
0 0
学术票***(三星用户)

抒情的张力

这本书选择了王蒙、张洁、张承志和汪曾祺等4位小说家作为研究对象,很有代表性!

2023-10-23 11:22:3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629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8页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32162956 ; 978-7-5321-6295-6

本书特色

《抒情的张力》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抒情话语,并聚焦于四位小说家,由此探讨这一时期文学所特有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尽管诗歌以其对社会现实的迅捷反应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排头兵”,但小说依然是中心文类,特别是抒情话语的渗入,构成了这一时期小说的显著特色。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的抒情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正是通过与意识形态话语中的“革命”“现代化”“人民”“人道主义”四个不同维度展开对话,这一时期的小说重构了文学的民族国家想象,呈现出独特品质。王蒙、张洁、张承志和汪曾祺作为这一时期的四位重要小说家,以各自的文学实践,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话语与个人精神探索之间的艰难选择。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抒情话语象征着1980年代知识分子对于“新时期文学”乃至未来的一种设计:从个人出发,建构共同体。集体主义并不必然作为个人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相反,从个人出发,对于共同体的想象可以克服个人主义自身的困境。在个人主义遭遇困境的今天,重温这一路径,是为了打开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新的空间,也是为当下的小说创作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能。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辑)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当代文学批评丛书。丛书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遴选当代文学批评界的“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希冀通过他们的专著,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及批评在新世纪的生长脉络,并藉此途径,呈现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图景。丛书名“微光”取自鲁迅给白莽诗集《孩儿塔》作序:“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步……”以此喻意丛书集合当代文学新锐青年批评家,以谦卑而又自信的态度,为文学批评界带来新的声音;以笔下之微光,洞烛世事变迁之文字,映照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前进。

目录

**章 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中的抒情话语
**节 “抒情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抒情话语: 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第三节 抒情话语与小说家的命运

第二章 抒情与“革命”信仰的重申
**节 抒情的二重奏
第二节 抒情与反讽的辩证法
第三节 回到“生活世界”

第三章 抒情与“现代化”想象
**节 面向未来的抒情
第二节 纸上的抒情
第三节 不彻底的改革和理性的抒情

第四章 抒情与“人民”认同
**节 抒情主体的认同变迁
第二节 谁是“人民之子”?
第三节 退回“纯净世界”

第五章 抒情与“人道主义”的理想
**节 两个汪曾祺
第二节 当“抒情”与“现实主义”相遇
第三节 不一样的抒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岳雯,湖北枝江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发表了若干文章,著有评论集《沉默所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