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去作者观念与作者之死思潮研究

去作者观念与作者之死思潮研究

1星价 ¥32.3 (4.9折)
2星价¥32.3 定价¥6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75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16197523 ; 978-7-5161-9752-3

内容简介

  《去作者观念与作者之死思潮研究》致力于探讨20世纪西方的“作者之死”思潮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去作者”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该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受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语言观的影响,不再把作品归之于神意,而是将其归之于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反神学和去中心的革命意义。《去作者观念与作者之死思潮研究》认为作者与读者在语言中交流、对话,文本的意义得以确立。作者主体性与读者的主体性是互补的存在,没有哪一一个能否定另外一个的存在,从而确立其独断的地位。

目录

导论
**章 驱逐诗人的柏拉图
**节 诗与哲学之争
第二节 柏拉图的“造物者”观念
第三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论诗艺
**节 诗艺属于创制科学
第二节 神是终极的作者

第三章 基督教文化中的作者观
**节 太初有道
第二节 哲学与启示
第三节 对异教作者的攻击
第四节 奥古斯丁的作者观
第五节 托马斯.阿奎那:艺术家模仿上帝
第六节 解经的原则:唯有圣经

第四章 文艺复兴与主体中心的确立
**节 反对教会及其烦琐哲学
第二节 自我、自然与上帝
第三节 为虚构与创造正名
第四节 主体中心的确立

第五章 理性与天才的分野和融合
**节 理性与感性的对立
第二节 “天才”观念
第三节 浪漫主义者的“作者观”
第四节 对浪漫主义者的“作者观”的反拨

第六章 从“上帝之死”到“作者之死”
**节 从“上帝之死”到“人之死”
第二节 主体之死
第三节 “作者之死”思潮形成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语言的革命

第七章 法国“作者之死”思潮的形成
**节 罗兰.巴特论“作者之死”
第二节 德里达、福柯的作者观
第三节 法国“作者之死”思潮的形成

第八章 “作者之死”思潮的意义
**节 瓦解近代批评的等级制
第二节 坚持理论的“非中心”性
第三节 在电子时代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 “反神学”的革命性
第五节 促进解构思潮的形成
第六节 促进多样性作者主体的出现

第九章 对“作者之死”思潮的反思
**节 其理论基础的矛盾性
第二节 始终在场的主体
第三节 忽视现代意义上的新型作者
第四节 忽视社会实践
结语
附录一 中国学者与西方“作者”观念
附录二 普洛丁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附录三 黑格尔的作者观念
附录四 基尔克果:信仰上帝的单一者
附录五 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同铸,男,1975年12月生,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及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语系;200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研究方向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对中西方哲学深感兴趣。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及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