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4979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6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100149792 ; 978-7-100-14979-2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通过梳理、研究国际实践经验并立足中国实际,借助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和访谈获得的相关资料,描述分析国际上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状况,评价中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阐明中国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迈向发展型制度的政策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发展的角度,着眼于未来阐述中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症结提出作者自己的理解和建议;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采用抽样调查和访谈两种社会分析方法,具有独到的创建性。本书认为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与政策的初衷存在偏差,对政策进行调整时,应该考虑被救助对象可否在救助后自主生存。
目录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和方法 1.4 结构安排第二章 国外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本理论 2.2 中间道路理论 2.3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2.4 积极反贫困理论第三章 国外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实践模式 3.1 工作福利模式 3.2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 3.3 专项救助模式第四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现状评价:生存型的制度安排 4.1 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历程 4.2 保障生存的救助理念 4.3 维持生存的制度设计第五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现实挑战:复杂化的贫困形势 5.1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5.2 从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 5.3 儿童贫困与老年贫困 5.4 社会排斥与贫困代际传递第六章 构建中国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6.1 改变生存型救助制度现状的有效途径 6.2 应对国内复杂贫困形势的有力手段 6.3 顺应国际社会救助改革总趋势的必要之举 6.4 汲取社会救助历史经验的合理选择第七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整体重构:迈向发展型制度 7.1 培育发展型的救助理念 7.2 选择符合国情的制度模式 7.3 进行适应性的制度再设计 7.4 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体系第八章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1 2013—2014年成都市城镇低保家庭调查问卷附录2 2013—2014年成都市低保家庭访谈提纲附录3 2013—2014有关成都市低保情况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浩淼,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社会救助分会理事,莱比锡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64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8项,先后获得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优秀成果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