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散文卷(1993-2000):苏东坡突围 草木春秋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散文卷(1993-2000):苏东坡突围 草木春秋

1星价 ¥28.5 (3.2折)
2星价¥27.6 定价¥8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ztw***(三星用户)

集了一套,精装好看,值得收藏,

2023-02-26 19:55:32
0 0
ztw***(三星用户)

终于收齐了这套书,很有纪念意义,开心。而且还是精装新书,图书侧边烫银,精美大气,有塑封,无磕损。值得珍藏。

2021-10-10 07:37: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30399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98页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020130399 ; 978-7-02-013039-9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作家的散文集集,收录了以汪曾祺、余秋雨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1993年到2000年的发表于《收获》杂志的近二十篇散文,其中《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的代表作,说的是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之后,他的敌人们一哄而上,对他的人格进行无耻的诽谤攻击,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丑恶,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本散文集还收录了极有影响力的李辉的《消失了的太平湖》《秋白茫茫》和贾值芳的《上海是个海》等名篇,篇篇精彩,质量极高,《收获》杂志堪称中国文学史半壁江山,2017为杂志成立的第60年,故特此集结出版,纪念这一文学大事。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巴金创刊并终身担任主编的杂志!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萃览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六十年! 2017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份大型文学刊物,由巴金创刊并终身担任主编的《收获》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间,《收获》佳作迭出,硕果累累,它以兼容并包和自由闳放的精神,引领文坛风流,向读者奉献了各个时期具影响力的作家的重要的作品。上海九久读书人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推出《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既是回望《收获》杂志的60年,更是为了回应各方人士对这一盛事的热忱关注,同时供喜爱文学的读者品阅收藏。 这套纪念文存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总计16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及120余篇散文随笔作品。除长篇各卷之外,其余均以刊出时间分卷或编排目次。由于剧本仅编入老舍《茶馆》一部,故与同时期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合为一卷。 为了彰显这套丛书经典大气的品格,总体装帧设计上,编撰者亦是绞尽脑汁,封面构图上秉持着“删繁就简,妙语者不必多言”的原则,借助书名等字体的巧妙安排,使整体看上去对称与均衡。色彩方面使用大面积的专色蓝和烫银以及总套名“收获”浮雕凸版工艺,书顶、书口、书根三部分镀银,外加大16开的纸面精装形式,气质典雅的象牙白优质内文纸和150克深蓝卡的封面用纸,使得整套丛书的品相庄重而不呆板,含蓄却不简单。

目录

叶兆言 纪念1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20 余秋雨 抱愧山西34 李 辉 秋白茫茫 ——关于这个人的絮语56 李 辉 消失了的太平湖 ——关于老舍的随感71 汪曾祺 草木春秋93 阿 城 爱情与化学100 阿 城 思乡与蛋白酶112 赵瑞蕻 我是吴宓教授,给我开灯 ——纪念吴宓先生辞世二十周年121 汪曾祺 散文五篇133 卞之琳 脱帽誌变——追忆方敬142 王安忆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145 贾植芳 上海是个海164 李 辉 解冻时节——贾植芳和他的家书183 李 辉 难以走出的雨巷——关于戴望舒的辩白书193 戴望舒 我的辩白209 林贤治 鲁迅三论213 叶兆言 周氏兄弟224 叶兆言 阅读吴宓240 萧 红 回忆鲁迅先生258 章培恒 今天仍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289
展开全部

节选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一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ー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论争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文化苦旅》。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