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0310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20303101 ; 978-7-5203-0310-1
本书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科技为平台,以文化为载体,突出文化特色,为今后研究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具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同时也真真切切地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做出了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以女书为例》将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炼出来,综合利用新的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将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使人们能够在不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清晰地、全方位地参观和感受文物,感受到与观看实物极相近的感官体验,使今天的人们和未来的人们有机会接触这些灿烂而又珍贵的文明遗产,使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交流,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也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科技为平台,以文化为载体,打造展示细节,突出文化特色,在这些方面都为今后人们在研究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具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与困境。本书提出了保护开发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新思路,用多元化的数字化技术让女书走出文物状态,进入现代人的传播领域,让观众看到的对象由以前的“死”女书变成“活”的女书,利用*新的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女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人们能够在不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清晰地、全方位地参观和感受文物,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国际与文化,感受到与观看实物极相近的感官体验,使今天的人们和未来的人们有机会接触这些灿烂而又珍贵的文明遗产,使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交流,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目录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意义
一 数字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好方式
二 数字化的展示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风采
三 现代技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大空间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保护原则
**节 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一 社会和谐文化价值
二 经济价值
三 历史传承价值
四 审美艺术价值
五 科学认识价值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一 整体性原则
二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
三 以人为本原则
四 濒危遗产优先性原则
五 循序渐进性原则
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第三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出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产生的背景
二 非物质文化的特征和意义
三 作为非物质文化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成就
一 研究制定政策法规
二 设置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三 大规模普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 申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 确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六 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七 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T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 对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二 尚未形成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
三 专业教育机构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四 对传承人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扶持力度不够
五 具体传承与保护的措施操作性不强
第四章 神秘女书
**节 女书的简介
第二节 女书的起源
一 瑶姬传说
二 九斤姑娘传说
三 胡玉秀传说
四 盘巧传说
第三节 女书的发现
第四节 女书的地理与人文分布
第五节 江永女书艺术特征
一 女书字体形态特点
二 女书载体形式特点
三 女书文体形式特点
第六节 女书功能
一 现代美学设计功能
二 弘扬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功能
三 倡导勤俭节约的持家观功能
四 娱乐功能
五 音乐创作
第七节 女书保护的迫切性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
**节 数字化技术发展历程
一 20世纪50年代:英文、数字符号阶段
二 20世纪60_70年代:图形阶段
三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文字、多媒体阶段
四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网络、虚拟化阶段
第二节 数字化的特征与优势
一 数字化生存的特质
二 数字化的特征
三 数字化的优势
第三节 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技术
第四节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
第五节 数字化技术体系构建
一 数字采集技术体系
二 数字存储技术体系
三 数字管理技术体系
四 数字生产技术体系
五 数字传播与消费技术体系
第六章 女书平面数字化研究
**节 女书文化保护开发现状与困境
一 女书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二 女书文化保护与开发中的困境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的类型与应用
一 数字化技术的类型
二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在女书文化保护与开发中运用的研究
一 数字化技术在女书文化保护与开发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二 数字化技术可实现对女书文化的全面保护
第四节 女书平面数字化实践研究
一 设计思路
二 展示主线
三 展示视角
四 内容设计
第五节 女书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应用中的问题思考
一 女书数字化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二 女书数字化与文化生态平衡
第七章 女书文化的原创动漫设计
**节 动画技术
一 关键帧动画
二 3dsMax中的关键帧
三 时间配置
第二节 女书文化在动漫设计中的价值
一 丰富的物质原型及资料
二 外形具有美感的女书文字
三 丰富的历史典故
四 能提炼出现代人文精神
第三节 以动漫的形式保护女书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节 挖掘女书文化中的动漫元素进行动漫角色视觉设计
一 根据题材和情节对角色进行定位
二 对女书文字进行挖掘
三 挖掘女书文化中人物的造型和色彩
四 挖掘女书文化中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五节 实例开发
一 题材创作
二 人物性格分析
三 人物形象原创设计
第六节 女书文化在动漫设计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
一 民族动画角色造型方面
二 动漫设计中的科学态度
第八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女书展示传播中运用
**节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第二节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性
一 交互性
二 沉浸感
三 构想性
第三节 虚拟现实整合软件及平台
一 Virtools虚拟现实软件
二 Quest3D虚拟现实开发平台
三 Converse3D三维虚拟现实平台软件
四 ShiVa3D三维软件开发工具
五 WebMax三维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平台
第四节 虚拟现实技术在女书展示传播中的运用价值
一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 理论创新
三 研究前景
四 实际应用价值
第五节 虚拟现实技术在女书展示传播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第六节 女书展示传播中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目标
第七节 女书展示传播中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内容
一 资源管理与服务技术研究
二 女书数字化技术研究
三 虚拟现实技术对文化的展示传播
四 虚拟现实技术对文化的情感交互
五 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系
第八节 “走进女书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夏三鳌,教授,湖南科技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主任。长期担任三维动画、影视特效、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影视动画、数字教育媒体等方向研究的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3D虚拟现实记述在网络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设计与研究》《校园三维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省部级课十余项,《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以动漫人才培养为例》等教改课题两项;出版专著与专业图书十余部;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中获奖。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经典常谈
¥7.6¥14.8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中国古代官制
¥11.3¥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国学入门
¥15.4¥4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年轻人的国文课(八品)
¥28.3¥5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寻味中国
¥15.1¥38.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