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3933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4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61393369 ; 978-7-5613-9336-9
本书特色
刘作著的《康德/大家精要》以哲学家康德的生活经历为落脚点,展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克制自律、著作等身的漫长生涯。他终生恪守书斋,甚至连小镇都未踏出一步,从未参与任何重大的现实斗争,学术是其生活中头等大事。他追求和坚守真理,不断探索哲学终极意义,正如论者所言,康德之前的一切哲学在他这里汇集,康德之后的一切哲学从他这里展开。
内容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康德》介绍了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康德批判哲学就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童年时代的温馨、少年时代的苦闷、青年时代的自由、中年时代对感性的追求以及后来皈依理性的生活——的反思。他深信,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知识和生活是没有确定性的。由此,他从独断论返回到理性的自我反思,一方面试图为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寻求稳定的根基,另一方面试图为人的平等和尊严寻求坚固的基础。
目录
第1章 康德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一、与上帝同在
二、内心的虔诚
三、学童生涯
第2章 大学生时代
一、自由的求学时代
二、系统的学习
三、处女作:天赋的发现叭
四、家庭教师:开始进入上流社会
第3章 硕士毕业:新的开始
一、鼓励独立思考的讲师
二、俄国占领时期:思考的暂时中断
三、思想的变化:人的发现
第4章 不惑之龄
第5章 沉默而关键的十年
一、就职论文
二、新的教学风格
三、社交生活
第6章 批判的理论哲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版
二、《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为未来的哲学教师而做
第7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者
一、对道德问题的关注
二、《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三、新的生活
四、实践理性批判: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第8章 世界是合乎目的的
一、哲学家的友谊
二、哲学家的政治抉择
三、《判断力批判》
第9章 宗教与政治
一、哥尼斯堡*有影响的人
二、真正的信仰以道德为基础
三、道德的政治家:《论永久和平——一个哲学策划》
第10章 告别
一、《道德形而上学》:有争议的道德哲学
二、衰老与逝世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节选
《“大家精要”丛书:康德》: 这让约翰比较为难。为了更好地照顾外祖母,四年之后,康德一家搬到了外祖母家。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房子,也是在市郊,开放式的厨房、一个大客厅、两三间小卧室,里面的陈设比较陈旧。对于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家庭来说,居住环境是比较局促的。 更麻烦的是,新的住所是当地的马鞍匠和马具师的交会地。二者所提供的商品类似,很多顾客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马鞍匠仅有两年的学徒生涯,马具师则需要三年。按照行会的规定,马具师可以兼做马鞍匠所做的东西,反过来却不行。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马具师经常侵入马鞍匠的市场。在两个行会的争夺中,马鞍匠处于劣势。约翰的事业受到了打击,家境每况愈下。 尽管生计日蹙,约翰和安娜却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的儿女。康德在童年时期备受呵护,他回忆起他的童年生活总是充满感激。他认为他从来没有在他的父母那里听到不得体的言辞或者看到低下的行径。他们在康德的心中是举止得体、非常诚实以及道德高尚的人。所以,康德认为父母虽然没有给予他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但是给了他一个道德教育方面的良好环境。 康德尤其对他母亲安娜有更深的感情。安娜的教育水平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妇女,她很爱康德,甚至有点偏爱他。她经常带着小康德去散步,鼓励他观察自然事物,把她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教给他,并且赞赏他有极高的悟性。 在康德11岁时,他的外祖母去世了。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不过也略微减轻了康德一家的负担。母亲没有以前那么忙碌,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也变大了些。这一年,康德有了一个名叫约翰·海因里希的弟弟。两年之后,年仅40岁的安娜离开了人间。九次的怀孕与生活的艰辛,让她不堪重负。由于生计的拮据,安娜的葬礼很简单。康德虽然那时候只有13岁,但是一直到后来都很敬重自己的母亲,甚至很多年之后,他都认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与他母亲有关。 二、内心的虔诚 康德的父母都是虔诚派的基督教徒,尤其是母亲安娜对流行于哥尼斯堡的商人与底层人士的虔诚派的信仰信守不渝。虔诚派是德国新教系统的一个分支,反对新教正统的形式主义。正统的新教神学家和牧师们特别强调对圣经的信仰,恪守字面上的教义,并且排挤和谴责背离传统教义的人。同时,正统派不关心大众的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大多倾向于迎合地方的上流人士,而鄙视教育水平程度比较低的市民。与之不同,虔诚派强调自发的圣经研究、个人的虔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信仰实践。由于它注重内心的信仰以及个人的体验,所以它对教民的教育程度要求不高。 虔诚派在普鲁士一开始受到了权贵和上流社会的抵制。比如虔诚派认为人人都可以研究圣经,从信仰的角度给予普通大众与上流社会以平等的地位。一些普通人家的小孩也可以接受教育。而不用到地里干活。这造成权贵阶层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幸好,当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认为虔诚派有助于达到他的政治目标,特别是削弱地方权贵的势力。他一边接受虔诚派,一边改造它。这种政治与宗教的结合在现在看来是不健康的,但是从当时来看,它符合大众的利益。 康德一家和当时虔诚派的首脑之一舒尔茨联系很多。康德的父母每周都要带着一家子到他家中参加圣经研读课,舒尔茨也时常造访康德一家。 ……
作者简介
刘作,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和伦理学研究,提倡文本和思想的结合,注重从哲学家的问题人手研究文本自身。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关于康德哲学的论文和译文多篇。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林肯传
¥10.0¥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 -
红墙图志 毛泽东(全2册)
¥63.7¥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