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

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

1星价 ¥45.8 (7.9折)
2星价¥45.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090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112209026 ; 978-7-112-20902-6

本书特色

选题背景:建筑大师莫伯治是岭南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合作者以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精神,结合岭南文化、地域环境和现代建筑思想开展在地创作,成绩斐然,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了岭南建筑的发展。 本书以社会经济、专业领域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史料的挖掘整理与典型作品分析,探索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的发展脉络、思想内涵及个性特征,较为整体地研究这位岭南建筑大师的建筑创作。社会价值:在风云际会的宏大历史画卷中,个体的实践有时是书写历史的,有时是微不足道的,有时是彰显自我的,有时又是随波逐流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既写就人生的篇章,又铸成了历史的长河通过对他生平历程的梳理和设计思想的分析,不仅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岭南近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也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建筑师们在时代洪流挟裹下实践创作之不易。该书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的肯定,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唐孝祥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完成多项基金项目,在岭南建筑领域和民居研究领域有颇深的造诣,与我社多年合作,出版了较多优秀的图书。

内容简介

选题背景:建筑大师莫伯治是岭南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合作者以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精神,结合岭南文化、地域环境和现代建筑思想开展在地创作,成绩斐然,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本书以社会经济、专业领域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史料的挖掘整理与典型作品分析,探索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的发展脉络、思想内涵及个性特征,较为整体地研究这位岭南建筑大师的建筑创作。社会价值:在风云际会的宏大历史画卷中,个体的实践有时是书写历史的,有时是微不足道的,有时是彰显自我的,有时又是随波逐流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既写就人生的篇章,又铸成了历史的长河通过对他生平历程的梳理和设计思想的分析,不仅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岭南近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也能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老一辈建筑师们在时代洪流挟裹下实践创作之不易。该书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的肯定,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唐孝祥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完成多项基金项目,在岭南建筑领域和民居研究领域有颇深的造诣,与我社多年合作,出版了较多优秀的图书。

目录

前言**章 绪论一、研究意义二、文献基础三、研究现状四、研究框架及方法第二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实践历程**节 创作基础一、岭南文化的优秀基因二、庭园建筑的传统经验第二节 前期:成长积累(1914~1955年)一、乡土田园的童年二、理性思维的培养三、传统文化的积淀四、工程实践的磨砺五、转入创作的伏笔第三节 早期:初步探索(1956~1964年)一、城建委的设计组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三、建筑创作及活动第四节 中期:发展成熟(1965~1982年)一、“旅游设计组”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三、建筑创作及活动第五节 后期:再创高峰(1983~1993年)一、华南工学院的师生集体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三、建筑创作及活动第六节 晚期:大胆表现(1994~2003年)一、事务所的新团队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三、建筑创作及活动第七节 小结第三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典型作品**节 岭南庭园建筑的现代蜕变一、北园酒家(1957~1958年)二、泮溪酒家(1959~1960年)三、双溪别墅(1963年)四、伏波楼(1964年)五、山庄旅舍(1962~1965年)第二节 现代建筑空间的岭南格调一、新爱群大厦(1965~1966年)二、广州宾馆(1966~1968年)三、矿泉客舍(1972~1974年)四、白云宾馆(1972~1976年)五、白天鹅宾馆(1979~1983年)第三节 历史文化内涵的沟通融合一、深圳泮溪酒家(1983年)二、南越王墓博物馆(1986~1993年)三、岭南画派纪念馆(1989~1992年)四、东方宾馆翠园宫(1991年)五、中山大学岭南堂(1992~1994年)第四节 建筑主题涵义的多元表现一、广州地铁控制中心(1996~1998年)二、红线女艺术中心(1997~1998年)三、澳门新竹苑(1997~1998年)四、广州艺术博物院(1998~2000年)五、新会梁启超纪念馆(1999~2001年)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内在脉络**节 庭园研究与新用发展脉络一、早期:调研与新用的初步探索二、中期:体形与序列的设计总结三、后期:庭园空间研究的理论化四、晚期:研究的拓展及历程梳理第二节 地域化创作路径发展脉络一、早期:功能转译二、中期:感情移入三、后期:文化隐喻四、晚期:空间意境第三节 审美构图衍变的发展脉络一、早期:庭园体形二、中期:功能空间三、后期:轴线序列四、晚期:片断并置第四节 形式表现手法的发展脉络一、早期:旧材新用二、中期:简材妙用三、后期:丰材精用四、晚期:个性语言第五节 小结第五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思想方法**节 莫伯治创作思想的形成发展一、莫伯治对创作思想的论述二、由创作实践解读思想发展三、由理论研究解读思想发展四、创作思想的核心内涵探析第二节 客观务实的理性精神一、思想内涵二、表现方法第三节 和谐自然的人本精神一、思想内涵二、表现方法第四节 开放多元的包容精神一、思想内涵二、表现方法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个性解读**节 个性因素对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影响一、个性特质的影响二、文化人格的影响三、知识结构的影响四、艺术意识的影响第二节 三位岭南建筑师的创作个性解读一、成长经历的比较二、创作实践的解读三、思想策略的异同四、历史坐标的确认第三节 小结第七章 结论附录附录一 莫伯治主要建筑活动年表附录二 莫伯治主要建筑作品列表附录三 莫伯治主要文章及言论表附录四 莫伯治建筑作品获奖情况参考文献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庄少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领域:现代建筑与环境创作、地域建筑设计理论,近年主要从事岭南现代建筑与庭园、热带校园与热带建筑设计研究。 发表相关论文14篇;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及参与工程设计项目20余项,获得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获得多项教学奖励,包括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合作编著有《华南建筑80年》、《快速建筑设计50例》、《快速建筑设计的思维与表达》,参编《建筑设计资料集10》(第二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