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语文教育学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28913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1
- 出版时间:2015-10-04
- 条形码:9787532891351 ; 978-7-5328-9135-1
内容简介
《语文教育学》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它既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教学的使用教材,也是学科教学一语文一教育硕士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语文教育学》有对语文教育语用观的建构,对语文本体的阐释和语文课程语用性特点的透视,也有对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和内容、语文教育管理、语文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探讨,拓出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界和语文课改实践的新境域。
目录
上篇 语文教育的原理
**章 语文教育语用观
**节 语文本体的阐释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语用观思想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语用性特点
第二章 语文课程目标
**节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
第三章 语文课程内容
**节 语文课程内容的概述
第二节 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四章 语文教材建设
**节 语文教材的文化品性
第二节 语文教材建设的理念
第三节 语文教材建设的模型
第五章 语文教育管理
**节 语文教育管理的本质
第二节 语文教育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语文教育管理的过程
第四节 语文教育管理的方法
第六章 语文审美教育
**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
第四节 语文审美创造力的训练
第七章 语文课程评价
**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理念
第二节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
第三节 语文档案袋评价
第四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
第八章 语文教师培养
**节 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理念更新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下篇 语文教学方法论
第九章 语文教学设计
**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三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类型
第十章 语文教学方式
**节 语感教学
第二节 体验教学
节选
《语文教育学》: (二)语用思维能力 语用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与语用学习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语用能力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所以,要达成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语用教学就必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语用目标构成的重要方面。 思维能力是概括地、间接地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它通过语言(第二信号系统)对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起着调节作用。就思维形态来说,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批判和创造思维能力。而语用学习活动则具有发展思维能力的特有条件,实际上,发展思维能力是汉语言文字特点和语用本体的内在规定。在语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把握好语用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会取得二者双赢的教学效益,这是在深入认识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为,汉语言文字具有象形性、情感性、诗意性、审美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联想、想象的天地。汉语言文字又是民族文化的高度体现,潜存着深厚的意蕴和思维空间,凝结着民族丰富的思维创造积淀;以形表意使汉语言文字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可理解性,*能拓展人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思维智能与创造力的开发;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一词多性”、“一词多义”的表意灵活性,也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立体交叉的语用思维的发展;汉语言文字的结构及其声调变化的丰富多彩,使汉语言艺术(如诗歌)的形式美、含蓄美、音韵美达到顶峰,极易诱人吟咏和诵读,启发思维联想和想象;汉语言文字既具有适于艺术表现的写意特性,又具有极强的理性化和逻辑化特性,有利于多种思维结构的合成。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思维创造魅力,在语用学习活动中自然会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语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语用教学质量、达成语用目标的重要一环。语文课改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加强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才能抓住语用教学的根本。学生在语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了这种语用思维品质,那么,就会以这种语用思维来把握语用规律,解决语用的问题,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语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达成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是从“两个需要”出发的:**,它是弘扬人的批判思维、创造思维本性的需要。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并不神秘,它不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而是任何人都具备的思维品质,批判和创造是人类的*高本性。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一种人的无限的批判与创造性活动。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也说过,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人的批判与创造本性。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也曾经指出:批判、创造思维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这些论述说明,所有的人都具有批判、创造的思维能力。人作为活动的实践的文化生物,具有一种未确定的、未完成的特性,它不会停留在某种已经形成的东西上,不会满足于某种已经获得的规定性,人总是通过实践和批判再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态,批判和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能力,是语文教育弘扬人的批判、创造本性的需要。第二,它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语用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强国富民、去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创造性人才。这就是说,创新型经济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基础性语文教育以新的使命,即它必须以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批判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语用教学中加强批判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以完成语文教育担负的使命。 ……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