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70583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3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44770583 ; 978-7-5447-7058-3
本书特色
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间歇的魏玛共和国,注定是德国历史上浓墨重彩和吊诡的一章。一方面,德国人逐渐走出战败的阴霾,并建立德国史上*个联邦共和国;另一方面,民主势力在魏玛制宪过程中的论辩却又为日后反民主式的权变和希特勒的上台埋下祸根。本书检讨了魏玛时期政治理论家的制宪思想,厘清了他们对“民主”法学本质的不同主张。作者观点明晰,富有洞见,为今天德国宪法的讨论扫清了理论障碍。
内容简介
“民主”在魏玛宪法的语境中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卡尔•施米特对至高无上的“*宪法”的推崇,还是汉斯•凯尔森对由宪法生成的“人民”概念的辩护?是鲁道夫•西蒙德和海因里希•特里佩尔眼中政治共同体不可僭越的价值体系,还是赫尔曼•黑勒所渴求的社会平等理念?彼得•考威尔为读者梳理德国历史上*部民主宪法背后的思想争鸣。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前
言
致
谢
导
言 人民主权和法治: 魏玛共和国的宪政民主问题
**章 国家意志与德意志民族的救赎: 德意志帝国的法律实证主义与君主立宪政体
第二章 纯粹法学与军事独裁: 帝国时期的汉斯•凯尔森和卡尔•施米特
第三章 激进的宪政革命: 法律实证主义与 《 魏玛宪法》
第四章 宪政民主的矛盾基础: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汉斯•凯尔森和卡尔•施米特
第五章 宪政实践与民主主权的内在性: 鲁道夫•斯门德、赫尔曼•黑勒与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平等、财产权利和紧急状态: 共和国*高法院的宪法法理学
结
论 宪政民主的危机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彼得•C.考威尔洪堡学者,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1987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魏玛时期的民主与宪政、保守主义与国家学说、法律理论与福利国家等。著有《人民主权与德国宪法危机》 《中欧的爱、死亡和革命》 《中欧历史:法西斯的自由主义》 《东德的独裁、国家计划以及社会理论》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