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猎物人:物质文明简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812237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17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218122373 ; 978-7-218-12237-3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猎物考、猎物人写真和猎物天下。猎物考梳理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简史;猎物人写真描绘了诸多生动鲜活的猎物人个体,如蔡澜、李健、洪晃、陈晓卿、马未都,分享他们的猎物清单;猎物天下带你纵观古今中外的个体物件,探讨人与物的关系。
内容简介
“猎物人”,不是指“猎头”,也不是指“猎人”。这个《新周刊》自造的概念,旨在对人类生活的形态进行一次新的描述,重点是要重新看待人类成长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物质世界互相纠缠的历史。我们造物,而物质又重新塑造我们。从起初人类被动接受自然馈赠之物,到后来,人类主导对物的自主选择权,以消费行为驱动物类世界的丰富和多元,如今,我们在选择物的同时更被物选择,塑造物的同时更被物塑造……
在物质消费时代,怎样选择*好的东西变得更为重要。正是因为这种选择,“猎物人”成了把物质带到文明和审美高度的人。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在物质消费主义洪流中扮演这样的角色:精选者、引导者、甄别者、集合者……他们可以是匠人、设计师、发明家、考古学家、收藏家、鉴定师、传媒,也可以是其他洞察微物之神,能替当代人选择*好、*适合物质的人。
在物质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在每天都传来物类的*消息之际,如果缺乏猎物人的引领,物质社会充其量只是消费社会,现代人只是新产品的消费者和物质的奴隶。猎物人,也许正是当代和未来中国生活方式的*标配。
目录
作者简介
《新周刊》于1996年创刊,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有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