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浦记
读者评分
4分

袁浦记

把童年和少年的故乡装在书里,把正在消失的江南乡土人情和无邪时光留在悠婉灵动的汉语里。

1星价 ¥22.6 (5.8折)
2星价¥22.6 定价¥39.0
商品评论(1条)
Fog***(三星用户)

比想象的好看

算是乡土文学或者自然文学的混合品吧,还兼有一点怀旧。 到手之前颇担心这是出自官员手笔,但看到豆瓣上评论还不算坏。 到手后相信这书是靠作品质量过了出版社的门槛的。

2022-04-30 20:01:0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603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108060310 ; 978-7-108-06031-0

本书特色

袁浦,也叫钱塘沙上,东经120°07`,北纬30°06',面积二十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十米,距六和塔十五公里,是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三江聚首的千年古镇。儿时,袁浦是公社。少年,袁浦建乡。成年,袁浦建镇。中年,袁浦镇名和建制都没了。
作者留恋这个地方,写此书稿,把童年和少年的故乡装在书里,把正在消失的江南乡土人情和无邪时光留在悠婉灵动的汉语里。这部描写故乡的散文集,是作者在人到中年之时回望故乡的记录,也是对晚辈娓娓道来的讲述。这是农村联产承包制前后,杭州乡下袁浦的乡村生活。

内容简介

在近些年的故乡书写中,从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王磊光的《呼喊在风中:一个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到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都是以纪实文学的笔触,再现中国乡村的转型之痛。与这些刺眼的乡村书写不同,作者用精纯美丽的文字,描写了自己记忆中青少年时期的故乡,塑造了一个童话般美妙的乡村世界。书稿的文字简洁凝练,颇有古典散文风范;状物摹形,极富人情动态。这美丽的语言,把故乡的美写活了。人到中年,回望故乡,回望少年,多是感恩之心,思乡之情。每个从故乡走出的人,谁能否认自己没有这样一份乡愁,没有这样思乡的梦?
我希望更多的人读这本书,这也将唤醒人们沉睡在心底的写作热情,特别是那些走出乡土,来到都市生活的人来回望故乡、书写故乡——那些牵肠挂肚、不能忘记的人和事,那个回忆千遍、也不厌倦的“桃花源”。这是一部“七〇”后的作品,相信离开生养之地、离开乡村,已过不惑之年的人,会对此书有深刻感触。

目录

序一 至真至爱之文章 .... 1
序二 一个人的袁浦 .... 5
自序 .... 9
草舍雀白 .... 1
草舍雀白 .... 3
田野父亲 .... 11
故乡纪事 .... 19
天可怜见 .... 24
归兮浮山 .... 33
猫头山脚黄泥屋
.... 45
种田人的学堂
.... 54
孙昌建先生
.... 61
阿哥富荣 .... 67
目 录
香杉瓦舍六号浦
.... 75
香杉瓦舍六号浦
.... 77
四亩八分号子田
.... 86
浦东二十九号
.... 96
粜米路上 .... 103
年去岁来 .... 106
袁家浦老街
.... 116
社舍散了 .... 122
四餐头抢阵雨
.... 128
菜花蛇 .... 131
四月蜂 .... 135
雄鸭鬼 .... 138
腌缸菜 .... 140
童年六号浦
.... 142
袁浦夜话 .... 149
红庙七年 .... 155
黄沙桥 .... 164
杭高三年 .... 170
钱塘杂忆 .... 178
浦行散记 .... 187
有个地方叫袁浦 ....
197
有个地方叫袁浦
.... 199
白茅湖边 .... 202
长安沙上 .... 207
爷爷的菜园
.... 212
草舍飞雪 .... 219
钱塘的雨 .... 223
钱塘的风 .... 226
七月黄昏 .... 229
钱塘八景 .... 233
九溪观潮 .... 240
十里稻花香
.... 242
大江流过我的家
.... 248
望故乡 .... 250
后记 .... 253
展开全部

节选

序一至真至爱之文章 建华是我表弟,小舅的儿子,小我十岁,离开老家袁浦已有二十几年。去年开始,写回忆老家的文章,陆续在全国报刊发表,今年十月,结集为《袁浦记》。 那天,建华写好《天可怜见》,发给我,我正坐公交车,读着读着,流下了眼泪。 我住丽水。老家在萧山,江对岸是钱塘沙上,也叫袁浦。母亲十九岁,坐渡轮过江,嫁给父亲。如今,闻家堰的渡口还在,父亲还健朗,母亲不在了。母亲叫桂花,建华喊“妮娘”(袁浦方言:姑姑)。从前,我们隔江而住,母亲带我坐船去看外婆,外婆带建华坐船来看母亲。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建华说,用一棵树来形容,故乡是枇杷树。这棵树,长在小舅草舍的西南角。草舍搬迁时,小舅用钢丝车把树拉到江边,二叔用船运过江,种在小木楼前。前年春,建华去找那棵树。我住过的屋子和村子,已拆了,树不知去向。 《袁浦记》中的人,大多是我熟悉的亲人。我的外公个子不高,但结实,走路轻快稳健,从小吃素,爱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和蔼可亲,像个佛。外公菜园篱笆上挂着的苦瓜,老了红了,像一盏盏灯笼,至今还亮在我梦里。 我的小舅,高个,挺拔俊朗,秉性耿直,不卑不亢,为人豪爽,讲情义,是种田能手。稻子灌浆,我随小舅去田里,眼前绿油油的一片,长得又壮美又清爽,小舅开心得像个孩子。 我的外公、外婆、母亲、舅舅,他们是我*亲爱的人,他们又是普通的种田人,他们走了,一切都归于沉寂。二三十年后,建华拿起笔,满含深情地写他们,记下他们的名字,对晚辈来说,这是*有意义的纪念。现在,建华*牵挂的是母亲——我的小舅妈。舅妈高高大大, 二十二岁嫁给舅舅,话不多,活儿样样能干。小时候,建华给母亲送饭,见到母亲粗糙的手,心疼得不行,写道:“老茧密布在掌和指的接合处,不规则的划痕,经了年,是雀白的,新添的,是赭红的,还有一些黑的纹,是沾了机油之类褪不掉的。”这是一双劳动的手,一双真正的母亲之手。 对于母亲的疼爱,建华至今充满感激。那年,舅妈送建华到杭州上学,从学校出来坐车。建华回忆道:“母亲用些气力,挤上车去,我透过门缝,只能见一抹背影,蓝色的,是母亲上衣的颜色。”读到此,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父母的背影,常常叫儿女铭记一生,因为背影里有着父母真挚的爱。 建华总是记着母亲的话,做人要记人家的好,要感恩图报。在建华的书里,没有一句怨言、一句记恨,有的只是对家乡人的一片真情、一份真爱。 小舅朋友的儿子浩哥,是个木匠,在瓦舍里弹墨线、锯圆木、打眼、刨花,做门窗,木香芬芳。后来,骑摩托时,出车祸去世。建华很悲痛,说每回坐火车,总会想起浩哥那年进城买回的车票。 还有,建华搭乘二姨夫的自行车,随手扔出一个烟头,不巧落到人家衣领里,让姨夫赔了一包烟。我劝建华将这段文字删去。建华说,那时还小,同姨夫接触不多,姨夫年纪轻轻走了,几十年里,这件事常在心头。去年春,建华又爬上猫头山,去祭了姨夫一回。 建华深爱着家乡人,也深爱着家乡这片土地。 袁浦,位于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交汇处,江面开阔,风景优美,是难得的好地方。建华用他饱蘸诗情的笔,写下校园湖边那片草地:“白茅点点,迎风招扬,柔韧兀立,漫塘遍野,连将起来,一年一生,守望袁浦,一片茫茫白。”写下长安沙上那场春雨:“软软轻轻, 散散淡淡,伏在脸上,泥人得很,仿若儿时冬日早起,母亲顺手一抹的雪花膏,黏里透清凉。” 当然,写得*多*富深情的,还是袁浦广袤的田野,笔下文字流露的感情,充满对庄稼万物的赞美。那些生长的水稻、麦子、油菜花,还有夏日的雨、冬日的雪、四季的风,无不呈现出一种诗意,一份温情。建华说,田野里春暖花开,我们的童年在田野,我们的少年在田 野;田野,是我们见过的*美、*爱。 建华写这些散文,大多在深夜,万籁俱静,一片空明,这是普天下游子*为想念家乡的时候,每著文字,常怀感激。我读这些散文,大多也在深夜,默默地读,一遍一遍地读,随了那优雅纯净的文字,一次次梦回少年,梦回故乡,我的心里充满思念。 建华嘱我写篇序,我唠唠叨叨地写了这些,既表达我对建华结集 出书的祝贺,也是对他的真情付出表示谢意。 华赴云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作者简介

1972年生,原籍浙江杭州,1996年定居北京。这里的四十余篇散文,写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部分作品见于《北京文学》《十月》《滇池》《雨花》《广州文艺》《芒种》《莽原》《杭州日报》《昆明日报》《福州日报》等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
作者说:从前,袁浦是一个乡镇,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环绕,是我的出生地,二十岁前在那里生活。和许多地方一样,现在这个名字和建制都没有了。而我的整个少年,都同这个名字连在一起。这个名字,和钱塘、红庙、六号浦、红星小学、小江村、黄沙桥、袁家浦、袁浦中学等一大堆名字,是故乡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故事。我想以袁浦作名,记下故事,为了不可忘却的故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